這不查則矣,一查嚇人一大跳。
整個《太平輪》無論從人員管理還是電影發行,甚至連投資份額都是一團糟。
簡直就是一筆糊塗賬,根本理不清楚。
而源頭便是因為吳玉森帶來的港台團隊,這幫家夥隻知道中飽私囊。
把這投資四億的大製作,當成自己餐盤裡的菜了,大快朵頤。
一個個吃得那是肚裡流油的。
想想也是,當年陳可欣拍《投名狀》的時候。
可是出現過一頂草帽價值六千美金的奇事,這就是吃相太難看。
以至於到了日後,香江和彎彎團隊幾乎都被內地所摒棄。
你自己吹捧得再高,不賺錢還虧錢,老子就不認。
畢竟資本可不在乎所謂的咖位,還是這幫家夥自己吹捧出來的名氣,他們隻關注一點,那就是回報率。
顯然,相比起港台團隊,內地層出不窮的新人,反而更得到市場的青睞。
徐嘉站定腳步,哪還猜不到小馬奔騰是發現了端倪。
既然如此,他就更不著急了。
“狗哥,我看在你和蜜姐關係的份上,才願意來拉你們出泥潭,這樣的待客之道是不是有些過分了?”徐嘉幽幽道。
反正他已經站在了道德的製高點,就看李銘如何接招了。
隻要雙方沒有撕破臉皮,誰有理,誰自然就能占更多的便宜。
“我承認小兄弟是提醒我們,免了一個麻煩,可要說拉我們出泥沼,這未免有些誇大其詞了吧?”李銘嘴硬道。
“要不要我替您算一算,以《太平輪》目前的投資,你們能收回多少成本?並且在新項目完全失敗的情況下,能不能得到投資人和股民們的信任?”徐嘉冷笑一聲,意味深長道:“畢竟圈子裡,可從來都是看人下菜碟。”
這就是為何,大部分企業在發現有醜聞或者項目失敗時,第一時間是要先封鎖住消息。
不是每個人都是理性的,相反做起生意來更感性。
不然那麼多風水大師靠什麼吃飯?
隻要大家察覺到小馬奔騰有下滑的跡象,絕對不介意在背後偷偷使把力。
李銘臉上的神色來回變換,見對麵的徐嘉始終淡定。
終於承認自己小覷了眼前這個年輕人。
“這個項目的確是個深坑,誰特碼能想到享譽國際的大導和那幫團隊竟乾些狗屁倒灶的事情,那幫丫挺的根本就沒打算好好拍戲,全是奔著坑錢來的。”李銘破防地對吳玉森等人大罵,又看向了徐嘉,“開條件吧,你要怎樣才會幫我們把項目的投資份額轉賣出去?”
這是攤牌不裝了,兩方都是老狐狸,玩什麼聊齋啊。
“隻要你們配合,我就全力以赴幫你們把投資份額賣出去,我沒有條件,隻要你們一個人情。”徐嘉說道。
“人情?”李銘皺眉。
“對,至於何時兌現,我還沒想好,不過不會超出你們的能力範圍之外。”
徐嘉的話,讓李銘陷入了猶豫當中。
哪怕徐嘉開口報出個價錢,他都會心裡好受點。
偏偏這人情債才是最難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