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兩人的鼓勵,苗玉晴更是感激不已。
“我會努力做好,不辜負公司的栽培和期望!”
“不用這麼給自己壓力,按部就班地就好,路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聽到徐嘉的話,楊蜜暗暗地撇了撇嘴。
這家夥說的比唱的還要好聽。
看看他自己,嘉行才創立多久,辦了多少大事件了。
徐嘉感受到楊蜜的目光,不害臊反而驕傲起來:“千萬彆跟我比,跟我比的話,那伱們就更提不起勁了。”
比起天才,更讓人感到絕望的,是掛壁。
忙活了好一陣。
徐父徐母以及楊父楊母都端著飯菜,大家聚在了客廳。
電視,春晚也正式開始。
八位熟悉的主持人登場,對於其中一位來說,這是最後一屆了。
“聽說這一屆分成兩個演播廳了,以前隻有一號,現在一號九號都用了。”
“不能逗人笑,分多少個都沒用,純粹瞎折騰。”
徐嘉不屑一顧,其實還是有一定積極作用的,兩個演播廳能夠縮短道具搬運的時間。
但話說回來,不解決收視率下滑的問題,搞這些那跟頭疼醫腳有什麼區彆?
當然,眾所周知,內容質量出問題,除了青黃不接,也有審核的原因,限製越來越多,越來越嚴。
這是無法觸碰的滑梯,再琢磨下去,還是沒轍。
據說這次晚會在審查中納入了什麼“笑果測評體係”。
在審查階段,不僅有春晚審查小組對節目整體進行把關,在專門製定的測評方案中,也有專門的監測人員使用“掌聲記錄儀”,監測現場觀眾在自然放鬆的狀態下對各個節目的鼓掌情況、笑聲分貝等數據。
審查結束後,節目組還會組織不同年齡、性彆、職業的觀眾代表進行座談,請他們在小品的故事情節、台詞、演員表演等多個方麵分享觀後感以及意見建議。
簡直是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
徐嘉甚至覺得直接把這個所謂的測評搬舞台。
可能都比今年的節目,要來得笑料更多,笑話更大……
“沒勁,這些個節目裡,也就最炫小蘋果我感覺有點意思。”
徐父看了半場,做出了自己的點評。
這歌還是筷子兄弟和鳳凰傳奇一起合唱的,這兩個神曲組合,組合在一起,算是最大的新意了。
“請來的老麵孔不少,這節目卻是一屆不如一屆,也沒有老趙壓軸了。”徐母搖搖頭,“不看了,回屋睡覺去。”
老趙就是本山大叔,這位的節目一直是被放在12點左右。
就是為了留住觀眾,現在沒了他,大家也懶得再在春晚逗留下去了。
難不成謝謝惠顧,刮到了謝謝,還繼續刮下去?
好不容易挨到沈藤等人台。
這小品看得徐嘉卻是直嘬牙花子,有點令人便秘。
“感覺怎麼樣?”徐嘉先問苗玉晴。
“有點意思,有的地方能戳中我笑點,但是又好像少點啥。”苗玉晴說道。
“你呢?”
“跟小晴的感覺差不多,就是覺得差點意思。”楊蜜回答道。
“這就對了,因為隔靴撓癢,好多地方不敢講深,不敢講透,可不就讓人覺得彆扭。”
徐嘉搖搖頭,不過這也不能怪閆飛,沈藤他們,誰讓題材是反腐呢……
嘭嘭嘭!
窗外煙花散開。
又是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