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競技類節目?
這個靈感一出,整個公司都陷入了忙碌。
用徐嘉的話來說,就是經紀部自主培養藝人的第一步。
以往的藝人,很多是直接從外界招攬,相當於帶藝投師,現在則是嘗試著打通自己捧人的渠道了。
單靠影視項目,周期實在過長。
先不說能不能捧出來,就算捧出來了,人家一跳槽,全部竹籃打水一場空。
但練習生製度在國內尚不成熟,而且選秀類節目,也不是嘉行目前能玩得起的。
反倒是這種小領域的競技節目,啟發了眾人的靈感。
“正好通過這個項目,能夠給麻花其他人帶來一些曝光,而且這個平台維持住,每年我們都可以嘗試推出一批藝人。”曾佳興奮道。
她能感受到這個項目透露出的前景,這是無數公司想打造的造星平台。
以往有《星光大道》《快樂女生》《加油好男兒》等等選秀節目,但那些都是跟電視台關係根深蒂固的公司才能參與進去的。
而且大多要從新人開始培養,那對於嘉行來說就有點雞肋了。
畢竟他們從一開始,做的就是半成品。
不過自己經營的節目完全不同,等於是給藝人提供了一個出道的平台,去吸引粉絲和曝光,最關鍵的是可持續性。
隻要打造好了,就有源源不斷的藝人出爐。
這才是任何公司看重的地方,細水流長永遠比一錐子買賣更值得。
可當情緒落下,她又猶豫道:“不過這種類型的節目,好像番茄台一四年就開始做了,從前年的《笑傲江湖》到去年推出的《歡樂喜劇人》,都是喜劇競技類。”
“不錯,其實立意上是一脈相承,不過我們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推陳出新。”
徐嘉點點頭,這點他不否認,但這個時空番茄台做的節目反響一般,以至於被業內當成失敗的典範。
畢竟麻花被嘉行挖走,德運社目光還在小劇場,導致番茄台隻請到了本山傳媒的人。
沒有優秀選手參與和競爭,喜劇作品質量頓時下降了一個層次,自然就得不到觀眾的喜愛。
“把目光放在更小眾的領域,知道脫口秀麼。我們可以做兩個類型,一個是從新人開始競技pk,一個是直接用名人來堆砌熱度。”
“要記住的是,不要把這當作嘉行自己的舞台,同樣是提供給其他人的舞台,彆怕為彆人做嫁衣,內容質量讓觀眾認可,把平台給完善好,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尤其是後台操作這種事兒,絕對不允許出現,我們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這三項,還是那句話,觀眾是會感受到你的誠意,隻有尊重觀眾,才會得到希望的結果。”
徐嘉目光灼灼,這是他帶領嘉行向前推進的一大步。
公司不再是單純靠傳統的幾種方式去培養藝人,而是更偏向於自供自給,如此一來不受製於人,還能廣結善緣。
也就是站在了更高的角度上,這才是徐嘉看重,和要培養曾佳等人的地方。
“脫口秀……”
曾佳一時犯起了難,她對這一塊還真不怎麼了解。
“脫口秀源自美利堅,其實有點像單口相聲,但不是一回事兒,說幾個你熟悉的,王子健的《八零後脫口秀》以及周禮波的《壹周禮波秀》,都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