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首日3.5(1 / 2)

次日。

苗玉晴雀躍地跑進辦公室,眼裡滿是喜色。

“徐總,《美人魚》的首日票房已經出來了。”

“多少?”

“3.5億!”

擦!

饒是徐嘉早有心理準備,也被這個數字給震撼到了。

華夏國產電影票房紀錄還沒破呢,先把首日票房紀錄給破了。

就憑這個勢頭,整個春節檔,又有哪個電影敢與之抗衡?

又有誰敢說徐嘉昨天的票房預測沒有可能?

前世的《美人魚》票房在2.8億,今世3.5億,就說明嘉行這段時日的宣發,以及昨天徐嘉炒出來的噱頭。

給這個電影增加了七千萬的首日票房。

不枉費徐嘉費了那麼多心血,還喊著那麼多的員工大過年的留下來加班。

“上座率如何,萬達影業的劉總有沒有什麼反饋?”

徐嘉將激蕩的心情平複下來,此時還沒完全抓住勝利,不能放鬆。

“據我們的人探查,京城影廳上座率高達96%,魔都影廳也有95%,影院外填寫的評價表,達到滿意標準也有80%以上,說明一線城市的影迷們對這個電影還是蠻喜歡的。”

“劉總今早就回電了,表示他們的院線會調高排片率。”苗玉晴一五一十彙報道。

跟在徐嘉身邊做了那麼久的秘書,她也逐漸明白過來這些數據的重要性,以及代表了什麼。

在回答的時候,聲音都變得激昂了起來。

“這個上座率可以啊,看來周導的電影這次是要放衛星了,除了萬達影業那邊,其他院線也要抓緊聯係,儘量抬高排片,我們電影上座率這麼高,他們能賺得更多,不會拒絕的。”

“順便讓發行部門的人去聯係那些沒有這部影片的院線或者影院,他們這個時候恐怕還後悔把錢給推之門外了。”

徐嘉滿意地點點頭,趁著這個機會,公司的發行部門又能繼續壯大一番。

製作與發行兩方麵是聯係緊密的。

發行再賣力宣傳,製作方電影質量也得跟上才能將吸引來的觀眾留下,而電影質量越高,也會對那些院線方產生吸引力。

他們也是要賺錢的,附近居民想看這部電影,發現沒有的時候,下次人家說不準就不願意來了。

何況《美人魚》上座率那麼高,單廳銷售額越高,影院賺錢就越多,他們自然願意給多排片。

這也是電影市場的殘酷,永遠是贏家通吃,敗者連殘羹剩飯都很難得到。

因為票房表現差的話,影院連排片都不給你,彆人想看都看不到。

所以在海外,才會有專門的文藝院線,亦或者cut片院線,就是專門給特定群體開放的影院。

但在華夏,電影院都沒普及開,大眾看電影的習慣都沒有養成,何談專門的類型院線?

而且許多都是單個的電影院,他們本就沒有團結可言,肯定是什麼賺錢就做什麼。

通過這次機會,發行部門都不用主動出擊,人家就會主動找上門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