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藝術不能當飯吃(2 / 2)

徐嘉拱拱手,一臉欽佩的模樣。

胡戈原本沉浸在藝術熏陶的向往中,聽到這話,臉都僵了。

“其實,我也沒那麼著急去演話劇,兩者不是不能兼顧,而且我作為公司老大哥,我不做好一個表率怎麼能行?”胡戈大義凜然道。

開什麼玩笑,看看凡是嘉行出演電影的男演員如今是什麼境況。

那一個個無論是名氣還是地位,那是跟竄天猴似的上漲。

尤其是徐嘉親自推薦的項目,就沒有坑的。

小樣,我還治不了你?

徐嘉輕笑了一生,才說道:“之前一直不給你安排電影,其實是因為電影和電視劇節奏相差比較大,你需要一個適應的時間。”

“況且你和楊陽、吳壘包括沈藤他們不同,你已經成名太久了,而他們在觀眾心中的形象尚未完全定型,你應該明白我的意思,這些年以你的名氣,不該沒有電影資源找你,但除了糖人資源桎梏外,就是你沒有突破自身形象的緣故。”

這也是演員當中,一直俗稱的轉型。

看看胡戈近些年出演的影視劇,可以看出想要轉型的想法非常強烈。

以前基本是古偶,現在不是糖人自製劇,他基本不出演古裝戲。

但有一點,他最終還是在偶像劇裡打轉,哪怕是現代戲,也是同樣如此,以及後來的《琅琊榜》《偽裝者》,都沒有逃脫這個限製。

可能這就是帥哥的煩惱。

給楊蜜挑的《巨齒鯊》是例外。

這個電影唯一的主角,就是巨齒鯊,其他人都是陪襯。

“這個我明白,所以對於公司的一切安排,我都能接受。”胡戈表明了態度,隻要有好電影,讓他做出怎樣的犧牲都可以。

很多人以為明星人轉型,不是為了自己,有什麼犧牲的地方。

實際上以娛樂圈競爭激烈的程度,離開了自己的舒適圈,想退回去都難。

最怕的就是不尷不尬,回不來,也出不去,最後慢慢變得無人問津。

但千萬不要以為被固定住,是一件多麼殘酷的事情。

在圈子裡,不知道多少演員渴望自己能被定型,這意味著他們起碼不缺戲演了。

就像因《狂飆》而火的張鬆文一樣。

這哥們兒沒火之前,一年就那麼兩三部,自己都快養活不起了。

“嗯,你能理解就好,讓你給藤哥作配,其實就是變相地在突破你的限製,就《夏洛特煩惱》裡的那個男二,給汪凱演了,現在不也是憑借著那一個角色,在電影界站穩了腳跟。”

“接下來我會給你聯係一個文藝片本子,趁著這個機會,打破大眾對你的印象,也正式宣告進軍電影界,所以表演上多下點功夫。”

徐嘉說的項目,就是胡戈前世出演過的《南方車站的聚會》。

彆看是小眾犯罪題材,票房最終卻破了兩億,這已經相當可以了。

除了胡戈本身的號召力外,這個電影的質量也扛得住。

胡戈神色變得激動起來,他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雖說《我不是藥神》的男二號,也讓他演得很過癮,總肯定比不過自己擔綱男一號啊。

“不過不用著急,一切等你拍完《藥神》後再說。”徐嘉安撫道。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