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下紅包的事情,徐嘉作為資本家的良心,才安了些許。
轉而問道:“這次就你回來?沈藤他們呢?”
“沈藤拍得有點自閉,說是回家修整一下。”
文木野說到這,自己也歎了口氣,“說實話,這片子拍到中途,我自己都覺著壓抑,關鍵是您有把握過審嗎?”
要知道原型去年才獲釋,這事就跟傷疤似的。
不提還好,一提某些人容易跳腳,況且徐嘉的做法,無異於是揭開了傷口再往上撒鹽。
“先拍唄,真過不了審,我就放在片庫裡,什麼時候能過,我再拿出來。”
徐嘉再次展現了自己財大氣粗的一麵,他作為商人,是有追求盈利的一麵。
可另一方麵,也有獨屬於自己的傲氣。
就是寧願老子這錢不要了,一口氣不能輸。
這好像不算是純粹的商人,真正的商人是為了足夠的利潤,能夠將吊自己的繩子賣出去。但換句話來說,這筆錢徐嘉虧得起,他努力走到今天,就是為了有這份底氣。
“那就成,我還擔心對不起公司,讓公司虧了。”文木野鬆了口氣。
徐嘉眼神柔和地看著對方,多好的打工仔啊。
現在已經能夠為公司利潤考慮了。
對得起當初自己將其給發掘出來,好好培養。
“放心吧,這片子前景我很看好,它就是用來補充咱們公司乃至整個華夏劇情片的,也讓大家看看,華夏不是除了喜劇片,就拍不出能夠大賣的劇情片來。”徐嘉安慰了一句。
縱觀華夏內地影史,票房大爆的影片類型,除了武俠片外,就是喜劇片。
反觀劇情片一直不溫不火。
這不是一個合適的市場該出現的情況。
隻能說國內電影市場,還沒有培養出足夠的觀影群體和觀影習慣。
根子上,其實就是窮鬨的。
畢竟放在十年前,許多人彆說電影了,家裡有的電視都沒有。
在大部分人眼裡,看電影是一項正式的活動,而不僅僅是一項簡單的娛樂。
所以才會看電影投資,看陣容,精挑細選。
對於他們來說,隻要不是大片,大部分片子在電腦上或者手機上看也是一樣的。
而電影市場的擴大,其實是把基礎盤給擴大了。
隨著房地產的興起,電影院從一線城市擴張到三線乃至小縣城。
在這個過程中,就能看出來。
往往票房大爆的電影,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起碼能將故事給講好,講明白。
而不是許多導演,自詡不凡,整出來的玩意兒雲裡霧裡。
美名其曰,隻給那些有藝術素養的人看,也就是所謂的觀影門檻。
針對這種導演,徐嘉隻想說,市場會教他做人。
包括某位薑大導。
有沒有才華?
相當有!
但凡接觸過他的人,都不能否認,才華都快溢出來了。
可人家隻有一部作品,是認認真真把故事掰碎了,喂到觀眾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