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
《我不是藥神》成功突破三十億。
用一周的時間突破二十億,再用一周的時間到三十億。
這個票房走勢驚呆了無數人的眼球。
相比起喜劇,劇情片的票房下跌更加穩健,很少出現斷崖式。
這麼一算,其實五十億完全有可能的。
更不要說韓三平三爺那裡,已經給徐嘉要來了延長上映的特權。
這個特權隻有小部分大導演才有。
如今徐嘉作為老板,也有了這個福利。
千萬彆小瞧延長上映的這一個月,許多電影破紀錄就差這口氣。
九億九票房的電影,跟十億票房的電影,看似差了一千萬,實則差了十萬八千裡。
尤其是在上麵人眼中。
九億九那跟一億沒啥兩樣,但十億就是質一般的變化。
所以《藥神》這邊,三爺能給延長上映,也是期望能破五十億。
這樣一來,今年電影市場儘管大盤慘淡,但個彆的閃光點還是能遮掩過去的。
其他公司本來就絕望,見嘉行有了延遲上映的尚方寶劍,那是拿繩子上吊的心都有了。
本來想著你嘉行再能吃,能把蛋糕給吃完?
看這架勢,打算賴餐桌上不走了啊,就以嘉行出品的電影質量,哪怕上映一個月,票房也足以吊打他們了。
這統治力跟千禧年的好萊塢大片有一拚。
但好萊塢大片能進來的數量有限,上映的檔期也能避開。
大多數國內電影公司,就是在本土電影保護的檔期內混混日子。
現在可倒好,好萊塢大片觀眾那邊才有些厭倦,嘉行又來了。
海外電影,打不過還能躲。
嘉行是自己人,還能躲到哪去?
於是,電影市場那是怨聲載道。
不少人紛紛找到了王中磊和鄒老,就是要求個活路。
“王總,鄒老,就按嘉行的胃口,我們若是完蛋,下一個就要輪到你們,唇亡齒寒啊!”
“就是,徐嘉那家夥欺人太甚,既然他不懂做人留一線,那我們還何必跟他日後好相見。”
“隻要您豎起大旗,我們保準跟著您二位衝鋒陷陣!”
“再退就是懸崖了,我們必須戰。”
一個個熱血沸騰的,不知情的恐怕還以為徐嘉是個多麼可惡的大反派呢。
可實際上,有嘉行這個鯰魚入了華夏電影市場這個水池。
明顯能感受到觀眾的審美提升了起來,至少沒有以前那種爛片橫行的日子,大家還講究一下電影質量。
他們做爛片,隻是因為爛片也能賺錢。
若是爛片不賺錢的話,怎麼可能還有爛片存在?
所以有時候什麼觀眾,培養怎樣的市場,也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