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現在有任何大新聞,上年紀的人或許還隻會盯著新聞聯播,但是年輕人第一反應絕對是看圍脖熱搜榜。”
“至於頭條,嗬嗬,你們隻是抓住了用戶的眼球,實際上你們什麼都沒有,隻是新聞的搬運工,把感興趣的新聞傳遞給客戶,但記住,這些新聞的製造者是我。”
“你們知道用戶喜歡看什麼,而我……能讓他們喜歡什麼。”
一個是順應潮流,一個是製造潮流,二者高下立判。
其實字節不是沒有自我造梗的渠道,他們的皮皮蝦和內涵段子都是能造梗的平台。
甚至於內涵段子,都做到了社區文化這個地步。
巔峰時期,段友們相會,隻用鳴笛聲就能認出彼此身份來。
可惜已經成為了過往,再也不可追回。
這次鬥映,他們就抱著再次打造進化版段子的想法。
從封閉的圈子到開源,而且他們有這個信心。
但是張一名的信心,在徐嘉這番話後,居然產生了些許的動搖。
“大話誰不會說,上嘴皮子一碰下嘴皮子的事兒,有本事就亮真章出來。”
“就是,你們嘉行市值多少,我們字節市值多少,雙方就不是一個層次的。”
“張總,我看這飯不吃也罷,省得一肚子氣。”
“一個培養戲子的老板,放在古代應該叫班主,真是社會好了,上不得台麵的人也敢大言不慚。”
字節方麵的人見老板吃了癟,臉色不好看,頓時對徐嘉攻訐了起來。
這幫人本來就因為先前的成功而心高氣傲,又是最吃香的互聯網行業,怎麼可能看得上一個娛樂公司?
之前能坐在一起和諧吃飯,那是給老板麵子,也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施舍。
“吃到了些許紅利,還真認不清自己是誰了,你們從始至終不就是圍繞著頭條係產品來打造流量池?這個池子隻是供流量進出,做不到留存和轉化有個屁用?”
“那些個投資機構給你們的估值,就以為自己真得值那麼多啊,知不知道什麼叫估值,什麼叫資本運作?信不信隻要我願意上市,照樣有大把的投資人揮舞著鈔票來找我。”
“但是我不缺那點錢,現金流充沛得很,論項目電視劇《三生三世《歡樂頌《琅琊榜,電影《唐人街探案《捉妖記《西虹市首富等等,綜藝《跑男《向往的生活《吐槽大會《偶像練習生,這些哪個不是爆款?這個版權擺在這就是我們源源不斷的現金奶牛。”
徐嘉環視著沉默下來的字節眾人,嗤笑一聲,“你們說的那些話,換作企鵝,阿裡,我還有幾分怵,不過你們有什麼資格和實力?說難聽點,嚼我們剩飯的公司連狗仔都不如。”
這一番鏗鏘有力,暢快淋漓的嗬斥,讓嘉行眾人那叫一個神清氣爽。
自家老板還是自家老板,這舌戰群儒的本領果然名不虛傳。
原本他們還覺得自己麵對這種互聯網大企,有種低人一等的自卑感。
可是現在,頭昂得一個比一個高。
徐總說得沒錯,一幫吃自己剩飯的人,有什麼可裝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