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導演若有所思:“照這麼看,咱得提前找領頭的了,回頭我找找文導的聯係方式。”
“啊,啥意思?”導演助理沒想明白。
“笨啊你,以後要是團隊固定,那肯定是跟著有資曆有能力的導演好,項目多成績好的,這李導人雖然不錯,但是畢竟進公司晚,這方麵還差點底蘊。”副導演得意道。
這啥子名校出來的高材生,真計較起來,還不是個瓜娃子。
進入社會,要學得還多著嘞。
導演助理嗬嗬笑了笑,沒有過多解釋。
去吧,都去找文木野導演才好,誰不清楚文導在嘉行資曆深,人脈廣,可競爭也大啊。
反觀李木戈導演,看似進公司晚,但一是嘉行青年導演培訓計劃出來的,這等於黃埔軍校出來的嫡係人馬。
二來呢,能被徐總看重,上來就執導拍攝《司藤,那肯定是入了徐總的眼。
彆看《司藤隻是個網劇,無論從投資金額還是人員數量,亦或者藝人陣容,都能看得出公司的重視來。
跟著這樣的潛力股,對於他這種初入公司的新人來說,才是最佳選項。
兩人各懷心思之際,就見導演李木戈露了麵,還有他身邊的男女主演熱芭、李憲。
“公司對你們藝人有什麼新的安排?”李木戈問道。
正常來說,演藝圈是有著職業鄙視鏈和等級製度,演員一般排在導演下麵。
當然當紅的就另說。
但現在,認真論起來大家都是嘉行的員工,隻是分工不同而已。
更何況麵臨公司製度改革,身為同一個劇組的人,天然就有抱團取暖的信任基礎。
“藝人部通通歸屬楊天真總監管理,像熱芭,基本確定是要建立個人工作室,放在公司旗下,我恐怕還要再以個人經紀的形式多熬幾年,後麵的新人就慘了,他們的合約怕是要比我們嚴苛得多。”
李憲不免有些慶幸,他若是晚幾年加入嘉行,可能個人經紀就要再多上幾年。
個人經紀就意味著要按照公司的規劃,個人幾乎沒有選擇的權利,隻有執行的義務,而且收益也會大半分到公司手裡。
反觀建立個人工作室就不同了,不但自己的行程通告自己掌控,經紀人與自己更多是合作共生關係,收益也更多歸自己,就是變相地獨立自主,但一部分股權和名義歸公司。
徐嘉還是接受了蔡怡儂的一部分提議,將後來的新人門檻給提高了些許。
畢竟隨著如李憲、熱芭這些當紅藝人的增多,下麵新人的競爭也肯定愈發激烈。
給他們設置一些限製,再給通往上層的道路上掛上一些誘餌,或許能激發他們的動力。
誰能想到,曾幾何時對於資本家和老板嗤之以鼻的他,現在也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我們導演部還好,總體變化不大,就是公司鼓勵我們自己組建自己的小團隊,方便提高效率和默契,並且還製定了一係列獎懲措施,以後混日子的也能混,但恐怕慢慢就要被淘汰下去,那些敢打敢拚有才華的人更容易出頭也能得到更多的獎勵。”
李木戈眼睛亮堂堂的,他也沒想到自己進入圈子也有十多年了,現在還能再煥發出激情來,“徐總說了,鼓勵大家有想法的積極實現,尤其是影視劇、綜藝製作方麵,會給予大力扶持,我打算開個新項目。”
“一個古裝劇,用作者匪我思存的《東宮改編,正好公司有這個ip,你們可以看下,有想法的話大家可以再合作一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