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兩人打著小算盤之際,就見電視機上忽然插播了一條新聞。
“本台報道,2月18日在德意誌柏林舉辦的柏林國際電影節今日正式舉辦頒獎禮,最後一批主競賽單元入圍電影名單公布,我國目前正在熱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赫然在列,與《好極了》一同打破華夏動畫長片從未出現在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紀錄。”
一則簡單的短訊,傳遞出的信息量卻是格外驚人。
放在往常,除了自家片子外,什麼片子進入柏林電影節都引起不來二人的興趣,可偏偏是《魔童降世》,還是在這節骨眼上。
王中壘和王中軍對視了一眼,皆看出對方眼中的驚恐。
都是老狐狸了,豈能嗅不出其中的危險?
……
“群裡所有人都準備好,等會兒集中我們所有人的力量,把《魔童降世》入圍柏林電影節這個話題給頂上熱搜,要讓全網的人知道什麼是嘉行出品必屬精品的含金量。”
小智發出這段文字,臉上寫滿了興奮。
被嘉行編入麾下的日子雖然安寧,可依舊不如從前純粹的熱愛。
這項楊總監布置下來的任務,居然讓他找到了久違的激情。
這段時間裡,《魔童降世》遭遇的非議,讓他們積攢了太久的怒火,終於有機會發泄出來了,還是足以令黑子和噴子還不上嘴的理由。
第一部入圍柏林電影節的華夏動畫長片,這個榮譽還不夠足?
至於《好極了》,由於同樣入圍,也被帶起了一波熱度,隻不過遠遠比不過《魔童降世》,這就是營銷的作用。
如果沒有嘉行的推動,隻怕大部分人連這部動畫長片的名字都沒有聽過。
這隻是其中一部分,在楊天真的指揮下,整個嘉行的公關部和宣傳部都動了起來。
這幾年積攢下來的渠道和能量可不是蓋的,尤其是嘉行官微發布《魔童降世》入圍柏林電影節圍脖後,被楊蜜、楊超月等嘉行藝人給轉發。
影響力直接破圈,相關話題全部衝上熱搜。
而在此期間,江城火車站附近一位老板由於素麵比平時貴一塊的原因,也魂飛西天,從此江城熱乾麵隻敢定價四塊。
當然,大家的注意力暫時還都放在柏林電影節上。
網友們對電影節的重視,隻在於有沒有華夏電影入圍,入圍的電影有沒有他們認識的明星或者大腕,早已不再是曾經動輒就是大新聞的感覺了。
就像後年的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地久天長》裡的王晶春和詠梅各自拿下影帝和影後獎項,國內媒體還後知後覺,大部分人壓根不知道,甚至不認識這倆演員是誰。
換作是楊蜜和胡戈,哪怕隻是提名,瞧著吧,圍脖服務器都得炸咯。
現在的圍脖也不遑多讓,本來沒人在乎,可自家電影一入圍,這就是揚名海外,為國爭光,何況《魔童降世》還自帶熱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