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三大電影節誒!
近些年聲勢不夠大,隻不過是因為國內電影人過於拉胯,再加上資訊的發達,從而讓人很難注意到。
可當觀眾們的視線聚焦,再搭配上國產動畫這四個字,達到的效果絕不是簡單的一加一大於二。
“哇哇哇,《魔童降世》獲獎了,啊不對,是導演獲獎了,但也沒差,國漫難不成當真要崛起?”
“活久見係列,特娘的沒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國產動畫在海外揚名,這一屆柏林電影節咱們唯二入圍的電影都是動畫長片。”
“看看還有哪個黑子和噴子還敢張嘴,以前總說我們自嗨,現在人家歐洲三大之一都承認《魔童降世》的優秀了,你們還不承認麼?”
“我為之前的言論道歉,一直覺得徐嘉就是個暴發戶,說什麼投資國產動畫,都是忽悠人的,現在看來,都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觀眾們中不是沒有對《魔童降世》獲獎產生質疑的,不是電影不夠好,而是距離獲獎還有距離。
但最佳處女作獎本來就不是特彆熱門的獎項,很少有人會對此產生特彆關注,何況電影審美本就是極其主觀的東西。
可以說評審們欣賞電影中傳達出的某一點思想,也可以說是欣賞餃子這個新人導演某一點技巧,總之隻要得了獎,就是既定事實。
反正主要是給那些喜歡電影的人群看的,給他們打打雞血,沒看過的可以去電影院支持下,看過的可以二刷三刷。
就跟一樣,黃金三章不但是留人的,也是篩人的。
喜歡這個類型的人群留下來就足夠了,任何事物都很難同時獲得所有人的喜愛。
嘉行的公關部和宣傳部同樣被這個突如其來的驚喜,給整得兵荒馬亂。
“換得獎的通稿,全網發,力度要比我們先前定下的再提高一倍!”
“把楊寧導演的故事與《魔童降世》結合起來,順便配合平時記錄下來的花絮,不光要讓電影火起來,更要讓楊導個人也火起來,80後導演就是他最大的優勢,誰說80整就不算八零後了。”
楊天真在辦公室內奔走著,嗓子都喊得有些沙啞,卻依舊動力十足地揮手:“動起來,我要你們全部人都動起來,公司對我們養兵千日,就到用兵一時的時候了。”
對她而言這不僅僅是意外,也是轉化為成績的機遇。
公司目前藝人裡立起來的標杆有許多,可導演就隻有兩位,一個是文木野,一個準確地來說是閆飛、彭大魔的麻花導演組合。
至於許誠毅和陳思成這兩位大導不算嘉行的人,隻能算是編外人員。
辛爽等人又都正青澀,還不到推出來的火候。
反觀餃子,為了《魔童降世》潛心製作多年,後快堅持不下去遇到伯樂徐嘉,兩人君臣相惜創造出這篇佳話。
簡直就是標準地攤文學和成功學結合的模板,有這樣的故事再配合這樣的榮譽,以及嘉行出色的宣發,推出來做標杆完全是搭把手的事情。
更不要說當這個消息傳開,按照徐嘉先前的布置,背後搗鬼的華藝等公司將會麵臨怎樣的重擊。
此役過後,嘉行才真正稱得上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