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名主演均表示戰鬥到底。
先不說這麼好的大製作能參演就足夠難得,就說到了這份上,誰要是退出,彆看表麵沒什麼,傳出去怕是整個圈子都要排斥。
當演員的,乾的就是這份工作,怕這怕那還掙這份錢作甚?
徐嘉也絲毫沒有客氣,直接把這八位給送去了海軍突擊培訓,誰也不會例外。
當然,馬莉飾演記者,倒不用過於訓練。
隻不過這個時候陪著大家,更容易建立感情,後麵拍攝的時候用得上。
就是苦了《慶餘年》這邊,眼瞅著要開播,男主角沒了。
侯洪亮都親自找上門了,當然他作為製片人,對於一個項目的得失倒不看重,之所以來還有其他的事情。
“《慶餘年》宣傳計劃被打亂完了,張開宙托我來找你,問怎麼辦,總不能全靠李鈊頂著。”侯洪亮說道。
畢竟李憲的戲份比李鈊要重得多,他的離開影響更大。
“沒事,我們現在又不靠演員個人魅力吸引觀眾,劇情質量就足夠了,再說了我們嘉行和你們正午陽光的牌子不比演員硬?”徐嘉安撫道。
當然這隻是場麵話,幕後肯定比不過台前,但話說回來,《慶餘年》作為有原著的改編作品,本身就具備人氣基礎,再加上強大的助演陣容。
陳道銘、吳剛等老戲骨同樣撐得起台麵來,更不要說嘉行宣傳機器開動起來,同期根本沒有作品能比得過。
“成,那我就按你的話回複了。”
侯洪亮跟徐嘉合作久了,早就變成人精,反正自己就是不粘鍋,轉而道:“伱們又開了大製作,咱們接下來可是空檔期了,有沒有什麼好想法?”
按理說,正午陽光現在根本不缺劇本和項目。
多得是公司想要跟他們合作,誰讓如今市麵上,也就正午陽光的口碑能夠跟嘉行相媲美。
但侯洪亮自家人清楚自家事,他們身上嘉行的烙印太深,想要分割開根本不可能。
既然如此的話,倒不如兩麵都顧及著。
並且跟徐嘉合作,每次都能出經典,賺足了口碑,再去外麵賺浮財就方便了。
徐嘉眼中閃過滿意的色彩,正午陽光發展的有脫離嘉行影響的意思,他看得出來。
後者專程來找自己,實際上就是表態自己並無獨立之心。
對正午陽光,即便自己有不少人才儲備,徐嘉還是很看重,思索了半晌,說道:“我這兒真有個合適的,你回去可以看看,09年出版的《大江東去》,是第一部獲得華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的網絡,講述的是78年到92年改革開放的故事。”
“要是感興趣的話,我這邊就讓周易的編劇團隊開始改編,不過就算你們不做,我們也肯定要做,這個主題和年代的故事拿出來,收視反而是次要的。”
他如今早已不是以前一切向錢看的民營企業家了,到了嘉行這個規模,追求的就不止是錢,還有影響力。
所謂的影響力,自然就得圍繞著國家提倡的精神去宣揚。
這樣讓上麵的人看到,才會認為你這個公司是一顆紅心向太陽,到了關鍵時刻那都是能派上用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