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片子,貴公司還投嗎?”繞小智問道。
他有點沒看明白兩個人到底是什麼意思,這讓楊蜜演好,還是不演好啊?
“投啊,為什麼不投?”
徐嘉怎麼可能放過這個有口皆碑的片子,“不光投,我們嘉行包圓了。”
《無名之輩》是繼《瘋狂的石頭》之後,本土喜劇做得最好的一部。
他之所以阻止楊蜜出演馬嘉旗這個角色,就是擔心後者撐不起來,從而導致角色毀了。
繞小智都愣住了,沒想到會這麼快出結果。
徐總這也過於雷厲風行了吧。
“您的意思是投資,您都出了?”繞小智不敢相信地問了一遍。
“當然,不過製片方麵,我們會有建議權,真正的決定權還在你這個導演手裡。”徐嘉說道。
這家夥是個人才,得留住了。
而對於人才最大的尊重,就是給予其決定權。
畢竟《無名之輩》是對方的本子,更知道如何去拍攝。
嘉行要做的就是後勤方麵。
不過若是給了機會不中用的話,那就彆怪他越俎代庖,將決定權給拿回來。
嘉行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啊?”
繞小智臉上浮現出驚喜來,激動道:“多謝徐總的信任,您這實在讓我受寵若驚。”
他在業內如今隻是個小導演,有點潛力但尚未兌現的那種。
本以為能夠拉著投資就足夠了,沒曾想嘉行會如此禮遇他,這頓時讓他有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觸。
“嗬嗬,我們歡迎一切有才華的人加入到合作。”
徐嘉露出微笑,誘惑道:“要不要考慮簽約我們這邊的導演合同,不按年限,按戲約,先定個三部怎麼樣?”
繞小智算是導演中本土喜劇做得比較不錯,前世在《無名之輩》後,還多有作品問世。
簽下來,對公司電影方麵的生態有不小的補充。
就跟美利堅CAA經紀公司似的,圍繞著客戶去組建團隊,公司自然而然就運轉起來了。
比方說繞小智未來若是開戲,工作人員肯定是用嘉行的,演員大多也會用嘉行的,包括宣傳、後期等環節,都會反哺到公司各個部門。
隻要項目做下來,保證不會虧本,憑借著版權長遠的收入,就足夠嘉行維持下去。
“這個,我先考慮一下。”
繞小智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
嘉行對導演的優待,他自然知曉,隻不過誰知道會不會是表麵功夫。
這種東西,隻能在之後的相處中,慢慢去感受。
如果真的有傳言中那麼好,那他簽下片約也不是不行。
畢竟有嘉行這邊保底,身為導演他也不需要再考慮電影拍攝以外的問題,這點蠻吸引人的。
大部分導演都是一心撲在內容上,隻不過華夏娛樂圈的生態環境,不允許他們隻投入在拍攝。
除非是才華真的精彩奕奕,要漫出來的那種。
不然的話,都需要商業上的才能。
這點張藝某的應對是找到製片人張衛平,後者包攬了前者除了電影外所有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