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總。”
徐壘小心上前打了聲招呼。
他跟徐嘉的接觸並不多,哪怕是本家,依舊表現得拘謹。
誰讓後者是金主,且未來在人家手裡攥著呢。
“感覺如何?跟兩位老師拍攝。”徐嘉問道。
其實這部戲,前世是由繞小智來監製,有前者的照看,哪怕徐壘技藝尚且淺薄,也能補缺。
但這次有本山大叔和範圍老師的加入。
監製就被徐嘉本人給兼任了,隻是掛了個名頭。
“感覺非常好,學到了太多東西,兩位前輩教會了我很多,這次寶貴的拍攝經曆,幫我彌補了不足。”徐壘由衷道。
他本來也以為自己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打擊。
可沒想到這兩位老師,絲毫沒有盛氣淩人,反而對他頗有照顧。
作為一個經驗不多的導演新人,有這麼兩位老前輩帶著,用受益匪淺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這孩子本身潛力足夠,說實話我都有點見獵心喜,要不是他是你的人,我都想拐到本山傳媒了。”
本山大叔湊了過來,笑嗬嗬道:“這本子還是他寫的,我跟範圍再混蛋也不能把原作者給拋開,何況這小子有時候許多點子的角度蠻出乎我意料的,確實是跟年輕人有代溝了。”
他自己就出身寒微,對下麵努力往上爬的人自然就願意提攜一把。
再者說這部片子還是稀少的農村類型,並且不是挖掘苦難的那種,這就正好戳中本山大叔的喜好了。
他巴不得好好提攜下後輩,為這方麵類型的電影打基礎。
畢竟他的弟子以後在這種類型的影視劇裡,機會多多,算是如魚得水。
再不濟也能留個香火情。
“哎,跟我可沒關係,我這人大家都知道,絕不是戲霸,導演讓乾啥就乾啥。”範圍連忙打岔。
這讓本山大叔一說,自己還給捎帶上了。
這兩人一搭茬,頓時笑點就冒出來了,連徐嘉這個局外人都樂得不行。
這倆老師日常生活,那都跟小品似的,可樂。
“等會兒,我好像又有靈感了,下場戲咱這麼拍成不成?”
徐壘一拍腦袋,湊過去跟本山大叔還有範圍老師聊了起來。
彆看三人爭得麵紅耳赤,可一絲火氣都沒有。
反而能讓人感覺到蓬勃的創作熱情來,這是內地影視在進入資本時代後少有的情景。
等到拍攝結束,嘉行酒樓的宴席也終於給送了過來。
所有人聞到熟悉的氣味,那叫一個熱情高漲。
徐嘉則是專門找到範圍老師,出言道:“範老師,您這下半年檔期還空著嗎?”
“彆人要問,那我肯定得琢磨琢磨,不過你們嘉行,那我硬擠也要擠出來。”範圍老師笑道。
誰讓嘉行的口碑在圈內是出了名的好,隻要是演員哪都不想錯過,更不要說範圍這種想要碰到好戲的演員。
“我這打算開個項目,拍部電影,背景是二十世紀八零年代,兩個家庭的故事,主角劉耀軍和妻子王麗雲是工廠職工,他們跟李海燕一家同住在單位宿舍,兩家人的孩子也是同月同日生,關係親近。”
“不過在一次兩個孩子結伴去水庫的時候,王麗雲的孩子劉星意外溺亡,失去獨苗的一家人遠走他鄉,並收養了一個男孩,三十年後,兩家人再度相逢……”
徐嘉講述著這個故事的梗概,對付範圍這種好演員,單靠錢或許也能打動,但劇本足夠吸引的話,才能調動起對方全部的能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