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版鬥映?我認為這是鬥映必經也必須走的道路,隻將目光對準國內市場,早晚會坐以待斃。”
徐嘉斬釘截鐵道,隻會窩裡橫的公司早晚會走向毀滅,唯有不斷進取才有生存之機。
困於國內,儘管競爭變小了,但是眼界也會隨之狹窄。
縱觀曾經的國內互聯網三巨頭,BAT。
也就是企鵝、百度、阿裡這三家。
其中企鵝、阿裡現在可謂是雙雄閃耀,隻有百度掉了隊。
歸根究底,就是後者在占領搜索領域後,再無開拓的勇氣,隻剩下守成。
反觀企鵝和阿裡,國內開花的同時,不忘向國外開拓,與國際資本進行競爭。
甚至於後麵國內的企業一個個都超越了百度,哪怕市值暫時不如對方,未來的前景和潛力絕對要比後者強數倍。
隻不過眼下國內公司很少向海外開拓,就算有也是失敗的例子居多,信心並不足。
“有你這句話,我的想法就更堅定了,說實話,你現在說話在字節比我還好使,那些投資人信你的選擇多過於我。”張一名說道。
他這話真沒有誇張,而是鐵一般的事實,隻不過他自己對此也比較認可和理解。
畢竟換作他自己,也更傾向於聽信徐嘉的建議。
誰讓人的名,樹的影。
隨著嘉行的坐大,以及徐嘉個人事業的發展。
徐嘉個人的經曆也被外界給用放大鏡似的觀察,越是觀察就越覺得此人乃天命所在。
但凡是徐嘉選擇的,就沒有失敗過。
徐嘉,有大帝之資。
這已經不能用運氣來形容,有點玄學了。
可全世界的投資人還就吃這一套,隻要徐嘉張口,分分鐘能夠引來大批投資機構。
“那是因為伱自己都對自己的企業沒有信心,但縱觀全球,我們的互聯網一開始可能落後於海外,要借鑒和學習對方,但現在十四億人的市場卷出來的企業,我不信放到海外就一定不如人。”
“你自己捫心自問一下,鬥映與海外短視頻app相比起來,到底如何?”徐嘉情知這是國內大多數人的心結,解鈴還須係鈴人。
這得讓張一名自己去解開這個心結,才能有勇往直前的決心來。
“不管是我,還是集團其他人,包括下麵的員工,我們都有測評過其他短視頻app,得出的結論就是鬥映天下第一,他們與我們的差距隔著很遠,我們的算法比他們要先進得多。”
張一名頓了頓,歎了口氣:“但是事實出來,我們大多數人不敢相信,覺得會不會是自我高估了,你明白的,這種決策影響很大,國內還有微視在後麵追趕的情況下,我們不確定雙線作戰能不能保證精力。”
他是真拿徐嘉當自己人了,不然這些迷茫怎麼會告訴外人,那樣隻會讓投資人和股民們對他們失去信心。
正如徐嘉所說,如果自己對自己的軟件都沒有信心,又如何讓彆人擁有?
“這樣,國內你們心裡有底,我替你們看著,保證鬥映絕對能夠占據市場第一,就連快手的威脅性都比微視來得大,微視最大的拖累不止是算法的落後,更重要的是企鵝尾大不掉,早已失去了以往的靈活,從這一點上它就不可能趕得上鬥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