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七。
《縫紉機樂隊》突破六億票房的同時,《寄生蟲》也出現在戛納電影節。
但作為始作俑者的徐嘉卻並沒有再參與下去。
對他而言,還有更重要的事情丞待他去做。
比如與藍洞的談判。
高麗,首爾。
儘管嘉行的業務已經進展到這裡,但徐嘉還是頭一次來。
沒有通知任何人,他一個人就靜悄悄地趕了過來。
這次的行動同樣是一場不亞於入股米哈遊的豪賭,隻不過隻有他自己清楚這場賭局的底牌他早已了然。
即便如此,也得防備著國內的巨頭公司。
憑借徐嘉對他們的了解,以自己如今的聲望,那幫家夥閉著眼都會截胡自己想要的東西。
江南站附近的一家大型寫字樓內。
徐嘉見到了藍洞工作室的聯合創始人張炳桂。
後者作為遊戲界的人,對於徐嘉這個影視行業的熟臉自然陌生。
也就稱不上熟絡,反而帶著一絲居高臨下:“華夏人?想談關於PUBG的授權麼,看來也不是所有華夏人都不識貨。”
說起話來,一股深深的怨氣彌漫而來,高麗但凡是做遊戲的,沒有一個不垂涎於龐大的華夏遊戲市場。
但偏偏藍洞折戟沉沙數次,最早的《TERA》一經上線在高麗爆火,隨後開出華夏代理權四千萬美金的數字,也就錯失了最好的入場時機。
等到四年後被昆侖萬維拿下代理權時,國內MMO遊戲市場早已被《劍靈》給占據,然後兩年就停服。
這幫家夥也不知道從哪得出來的結論,覺得華夏玩家最喜歡的還是頁遊,於是痛定思痛,在第二款遊戲《惡魔契約》裡大量增添頁遊精髓,然後依舊兩年撲街。
這一次的PUBG倒是轉變了方向,瞄準全球市場。
卻沒想到反而吸引了徐嘉這位華夏商人過來尋求代理。
“高麗遊戲一向在華夏發展很好,但是貴方卻一直水準一般,可惜,我這次來一是談PUBG的代理,二是收購藍洞,至於選擇哪一個決定權在你們手中。”徐嘉開門見山道。
如今《絕地逃生》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小有名氣。
但相比起對方爆發出的潛力,現在拿下也有足夠的利益。
從始至終,他就沒有考慮過拿不下的問題,拿不下來隻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出的價錢不夠高。
而恰恰熟知未來的他對於藍洞和《絕地逃生》的潛力很清楚,給出的價錢絕對超出對方預期。
“收購我們,你是在開玩笑嗎?現在的中間商真是什麼人都敢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