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其實心氣也有些散了,開始逐漸往行政方麵靠攏。
拍片量儘管還是一年一部,但都控製著成本。
“隻要您願意與我們嘉行簽訂導演合同,每個項目我們給出的資金上限在十億,您放手拍,虧了我們也承擔得起,當然我們也會有相應的建議。”
徐嘉見張國師要張嘴,不等後者說話就打斷,繼續說道:“並且我們也願意為張末提供一份導演合同,國內有許多正在成長的青年導演,我們希望能給予他們成長的空間和資金。”
“並且,也邀請您加入到我們嘉行的新銳導演培養計劃裡來,我相信這裡麵的後輩都願意向您請教。”
儘管他將張末的導演合同給拿出來說事,有賄賂的嫌疑,但不得不說這一招也的確好使。
身為他的女兒,其實不缺投資,缺的是好項目。
而這點,嘉行是圈內出了名的項目精品化,凡是從嘉行出來的電影導演,沒有一個不是成功的,這就是嘉行的金字招牌。
麵對這個金字招牌,哪怕張國師也不免心動,不光是為了他女兒,他自己也需要好項目來重振自己國師的名號。
張國師張了張嘴,推脫的話到了嘴邊,才發現好像自己沒有借口了。
他搖頭無奈地笑了笑:“徐總都說到這個份上,我還能怎麼拒絕,但有一點,我希望你們對我的創作不要過多地乾涉,當然建議隻要是有用的我就會接納,另外,我女兒張末伱們不用給予特彆關照,彆因為她的緣故損害了彆人的利益。”
每次他隻要與項目創作理念不符,就會導致拍出來的作品異常彆扭,也就是所謂的向市場妥協,往往帶來的結局並不如意。
從最早的《代號美洲豹》到與趙家班合作的《三槍拍案驚奇》,乃至前年的《長城》,成績都很一般。
而若是從現實出發的話,他反而不是那種一意孤行的人,是會妥協和平衡的藝術,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會成為國師的原因吧。
畢竟導演就是要會妥協和平衡,另一位曾經齊名的陳大導才是那個‘堅守原則’的家夥,所以拍得往往變成自嗨之作。
“沒問題,就算不用您交代,這兩點也是我們嘉行的規矩。”
徐嘉點點頭,說道:“至於第一個項目,我的意思是圍繞長津湖戰役去拍攝,時間的話不用太趕,您可以慢慢籌備,演員陣容我建議全明星,以獻禮片的規格去製作。”
有他們嘉行和張國師的名頭,哪怕全明星,成本也不會高到哪去,多得是明星藝人願意零片酬客串。
而且以張藝某的名氣,也壓得住這些人。
“長津湖麼,可以,我對這個題材一直蠻有興趣,但不敢輕易去觸碰,既然徐總願意支持,那我就試試。”張藝某眼睛一亮,說道。
沒有導演討厭大製作,隻是大多數擔心自己駕馭不住,那結果將是災難級彆的。
但如果有嘉行這麼給力的資方,要錢給錢,要人給人的,那是個導演都願意大展拳腳一番,哪怕是張國師也不例外。
能把《三槍拍案驚奇》這種二人轉形式給搬上大銀幕,怎麼可能沒有勇氣去觸碰其他類型。
當然,這話徐嘉可不會當著對方的麵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