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吧,伱自己的身體自己注意好,那不光屬於你,更是公司寶貴的財富。”徐嘉無奈道。
就知道這乾導演的性子都軸,彆看一個個有時候感覺挺機靈的,那都是為了電影而做出的犧牲,無關於電影的方麵,彆提那個倔了。
將文木野留給公司的內部人員膜拜,徐嘉主動走向韓三平和張藝某。
“兩位大佬,給點意見吧,來也不能白來,到時候我宣傳的時候,也好打出標題,經韓製片和張大導認證的好電影。”徐嘉開玩笑道。
對於韓三平和張藝某曾經的小插曲,他並不清楚,不過看兩人的樣子,相處得還是挺愉快的。
畢竟都是國內老電影人,對於國內電影的貢獻,兩個人說不清孰輕孰重,但絕對都是關鍵人物。
“審核上怎麼規避,我倒是能給點意見,這電影本身我是指導不了,剛才純粹是以普通觀眾的角度去看,從我的感觀來看,不比好萊塢大片差,甚至放在十年前,不,就是放在五年前,我都不敢想象這會是我們自己拍出來的。”韓三平異常感慨。
但有句話他沒講完,放在二十年前,他是真敢想這電影是他們能拍出來的。
因為彼時華夏電影界正值市場化初期,各行各業都抱著趕超英美的決心和想法,從《臥虎藏龍開啟的大片時代,比如今手筆可大多了。
可以說,二十來年,華夏電影其實一直在原地踏步,有時候還退步了不少。
直到徐嘉的橫空出世,才終於是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是啊,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後浪把前浪給拍死在沙灘上,我這個老前輩都有點怵了,而且我能給什麼指導意見,你們一部電影的票房就足以超過我所有電影加在一起的票房。”張藝某搖頭苦笑道。
好消息是他看到了華夏電影行業有可能步入一個新的時代,壞消息是自己已經老了,怕是趕不上這個新時代。
“這不能相提並論,您那個時候,國內才多少電影院,觀影人群更是稀少,把我們現在的電影放到那個時候恐怕連您的零頭都不及。”
徐嘉連忙將張藝某的自貶給打斷,電影方麵不能唯票房論,何況時代背景不同。
他也隻是占了資本入駐電影行業的便宜才有了現在的成就,但反觀張藝某,那是在時代的局限下還能突破天花板的導演大師。
“你們兩個就彆互相謙虛了,藝某呢,因為特殊原因,是三十多歲才進入的電影學院,說是第五代導演,其實中間是有斷代的,從某種意義上,是第一批進入國際視野的導演,可謂將華夏電影給帶向了國際,我們華夏電影有今天,他功不可沒。”
“而徐嘉呢,年紀輕輕就創建了嘉行,培養了一
幫新銳導演,出產的電影一次又一次地破了國內票房記錄,商業化方麵是國內影視公司做得最好,且將爛片的風氣給徹底扭轉過來,甚至開始真正向好萊塢發起衝擊。”
“你們倆,一個為華夏電影業打下雄厚的基礎,一個在這個基礎上高歌猛進,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彆急著否認,老韓我自認還是有資格點評一二的。”
韓三平一手攬住徐嘉,一手攬住張藝某,朝著記錄花絮的攝影師笑道:“給我們三個拍張照片,雖然不是老中青,但勉強稱一句時代的傳承應該沒問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