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話的人是魯東省名義張平原,在醫學係擔任教授一職,國內最最最厲害的經方大家。
張平原看著自己行醫四十多年的醫案,隨機抽出一本來,打開第一頁。
隻是看著他對病人症狀的描述,張平原就大概想起來病人當時的情況,再看他的診斷……張平原看了一會兒,提筆開始在醫案上勾勒圈點。
當初他覺得自己已經儘力把藥方寫到最好了,現在再看,依舊能找出不少錯處來,看著甚至還有一點羞恥。
他站在自己現在的角度,一邊翻看自己曾經寫下的醫案,一邊批注。
修改完後,才開始操作著智能醫案平台,打算將這些醫案都錄入進去。
一來是檢測山河大學中的智能醫案平台究竟有沒有它說的那麼智能,二來是也把自己寫的醫案拿出來晾一晾曬一曬,給同行們看一看,品鑒品鑒。
他現在已經六十多歲了,就算他每天都不眠不休地給人看病治病,又能救得了幾個人呢?不如把自己的經驗傳授出去,讓更多的醫生帶著他的思想,他的理念,他的經驗,去幫助更多的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山河大學醫學係的學生雖然不能算是他的入室弟子,但都在他的課堂上聽過課,也都稱呼他一聲老師,繼承他的衣缽也合情合理,沒什麼問題。
張平原一個字一個字地往智能醫案平台上輸入,輸入得煩了,他掏出智能醫案平台的操作說明書來,嘀咕說,“讓人一個字一個字地敲,這算什麼智能?就不能有個像是拍照片一樣的功能?我這麼多的醫案,得敲到猴年馬月去?”
他這麼心急的一吐槽,還真讓他找到了對應的功能——隻要把醫案貼在屏幕上,就能完成醫案的掃描與錄入。
“這還差不多,能說是智能了,讓人一個字一個字的敲,算什麼智能?”
張平原把自己修改出來的第一份醫案提交到智能醫案平台上,綠色的小圓圈轉了一圈,就給出了96分的評價。
張平原對這個還是挺滿意的,但他更關心的是那4分扣在了哪兒?
點開智能醫案平台給出的分析和提示,張平原一目十行地掃了過去。
隻是很短的一段話,卻讓張平原說起了輕視之心,因為他知道,這個智能醫案平台是真的有兩把刷子,給出的提示和建議都很中肯。
他當初要是按照智能醫案平台給出的修改方案給病人修改藥方,病人至少都能少吃兩付藥,還能早康複一周!
“嘶……真是智能啊!”
張平原看著自己書房裡那連篇累牘汗牛充棟的醫案,決定以後每次得閒了就要把這些醫案整理好傳上去。
他原本以為把自己的醫案上傳到智能醫案平台是為了幫助學生提高水平,卻沒想到還能發現自己的專業漏洞,提高自己的醫療水平。
這完全就是一石多鳥之計,都不是雙贏了,是多贏!
他當初學醫的時候,要是能有名醫在旁指導,而不是自己一個人一邊翻看古代名醫典籍一邊摸索,肯定會比現在做得更好。
張平原老爺子越想越是激動。
年紀大了本來就覺少,再加上這麼一激動,他直接一晚上沒睡,每修改好一份自己的醫案,就往智能醫案平台裡上傳一份,一直忙活到早晨太陽出來才感覺到有些疲倦。
等許枝雲從睡夢中醒來時,她在智能醫案平台上的操作界麵上已經多出了三百多份醫案。
許枝雲看得眼角直抽抽。
提示欄裡都是大半夜的消息:
“張平原教授上傳1份醫案。”
“張平原教授上傳1份醫案。”
……
“張平原教授累計上傳100份醫案,解鎖醫者仁心畫像,畫像已經展示在醫學係一層的展廳中。”
許枝雲看著這條提示欄後麵有個小喇叭,就點了一下,新的窗口彈了出來。
“是否將本條消息對外播報?”
許枝雲想了想,智能醫案平台都上線一晚上了,除了她上傳的兩份醫案之外,隻有張平原教授上傳了醫案,她是得把這個消息通報一下,給醫學係的師生們悄悄警鐘。
人家機械係和采礦係都有自己的紀念碑了,醫學係還什麼都沒有呢,不卷起來怎麼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