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本土化(1 / 2)

第二天早上,街上一片大霧,倫敦的天氣總是那樣。

來了這裡一段時間,方天也漸漸適應了倫敦的天氣。

軟雲,歐洲總部。

方天和李啟光兩人走進大樓,直接來到了產品研發部,和產品經理見麵。

天使搜索即將上線,過來看看團隊那邊搞成怎麼樣?

天使搜索英文版的開發團隊,全是外國人,有來自英國本土的,也有來自德國的,也有來自美國的。

整個團隊大概300人左右。

當初,李啟光建議,英文版的天使搜索,讓國內的開發人員去做就行了,何必聘請這麼多歐美工程師?

方天的解釋很簡單,就是為了讓產品更加的本土化!

想想當年,穀歌搜索進入中國,後來不得不退了出去。

很多人說,是因為監管的原因,穀歌接受不了,被迫離開。

其實,即便不是監管的原因,當年的穀歌在國內的占有率也很低。

這就是為什麼穀歌退出中國市場,多年不願意回來的原因,不滿監管不是最主要的原因,隻要有利益服從一下監管很難嗎?

關鍵是,錢太少,穀歌麵對國內的搜索引擎,競爭力不足。

為什麼會失敗?

其中一個原因是,穀歌的本土化做得不夠,說白了,和大多數的老外互聯網公司一樣,水土不服。

不了解華夏的文化,也不了解華夏用戶的使用習慣,自然的,也做不出貼近用戶的產品來。

百度有一個廣為流傳的,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穀歌有嗎?彆小看這一句話,對產品的推廣發揮了好大的作用。

國內的搜索引擎,針對國內的用戶習慣推出了一些貼心的服務,例如基於關鍵字的貼吧社區。

穀歌有嗎?

還有老外的許多產品,軟件的文字標簽,或者文檔說明,用的是外國人的邏輯思維去表述,這往往也讓國人很不適應。

來到歐洲之後,方天專門在倫敦成立了研發部,除了底層代碼,軟件的界麵,文字標簽,等等通通都讓外國人去做。

讓產品更加貼近外國人的理解,更加能讓當地民眾接受。

看到方天走進來,產品經理,洛馬斯·比諾先生笑著看過來打招呼。

方天點點頭,站在了電腦前麵,查看了他們設計的頁麵。

整個天使搜索的頁麵,跟國內版的很不一樣。

例如,中文版的天使搜索,搜索框會大很多,畢竟是中文,大一些的輸入框,讓人看得更加舒服一些。

而老外輸入的是英文,搜索框就做得小一些。

還有一些細節體驗,也做了好多的改變。

這樣的界麵,要是放在華夏,華夏的用戶肯定不喜歡,但老外就喜歡這樣的頁麵。

除了界麵設計,在搜索結果上,國際版的天使搜索和國內版的區彆也很大。

由於國內管得比較嚴,搜索結果,好多東西都要被過濾,不能顯示。

可國際英文版的就不一樣了,更加的自由,好多東西都能找出來。

例如,男人很喜歡看的片子和圖片,都能很容易地搜索出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