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辦養殖場養豬的事情, 村支書王叔隨後拿著計劃表召集大家夥開了場討論大會, 最終確定下來。(M..♀)
家中有餘錢閒錢的都可以入股湊上一份子,到時豐收了按比例分花紅。
那些拿不出錢或者不願意湊份兒的人家,等以後養殖場做出規模了可以幫忙乾活, 但隻有每月的工錢可領, 年底的花紅是彆想了。
錢寶芳家摻了一份子, 響應村裡這樣的致富舉措。
至於那點子花紅進項, 他們不怎麼在意, 主要是想通過此事讓自家合群不顯得太招眼。
等到這件事大致商量好, 地裡的活計基本也都收拾妥當, 錢寶芳一家就準備回縣城去了,順便打算帶上秋收時剛打上來的糧食。
有錢媽的小吃店在, 不愁新糧沒處使,還不用留在家裡費心費力地特意儲藏保管了。
正好王中華也要回去一趟,索性開了拖拉機幫他們一次性拉過去。
那些糧食最後被垛在錢寶芳之前住的那間小平房裡, 做好防潮的準備後能放挺久, 不過憑借錢媽小吃店的消耗量,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就都用光換成錢了。
若是前些年鬨饑荒的那時候, 錢爸肯定是寧願把糧食留著也不肯換錢的。
畢竟那年頭物質匱乏的厲害, 糧食就是命, 輕易動不得。
然而現在時代不一樣了。
隨著市場開放,人民群眾的生活漸漸富裕起來,已經不再是有錢都買不到糧食吃的那種時候,反而是有了錢差不多就能買到想要的東西。
因此, 相比起需要精心伺候著的糧食,還是換成錢比較方便。
秉持著這個思想,回來的當天,錢爸錢媽就拉上幾袋糧食去打成了麵,一部分給錢媽小吃店當原料,一部分放錢爸小超市裡售賣,安排的妥妥當當,相信不用多久就能把糧食消耗光了。
甚至,錢爸還閃過一個念頭。
或許等他們家的糧食用完了,他可以回村再收一些回來,總比從供貨商那裡批發的便宜吧,不僅能降低賣貨成本,還變相接濟了鄉親嘞。
錢爸將這想法擱在心裡頭考慮著,覺得等稍後試試,應該可行。
錢媽沒他腦筋轉的快,隻知道新糧食打的麵一上來,做的煎餅和炒麵都比往日的香,備受食客們歡迎,忙的她呀腳不沾地,手閒不下來,哪還有空想彆的呢。
當夫妻兩個忙活著各自的鋪子快速進入狀態的時候,錢寶芳那邊也差不多把早就裝修好透完風的新房裝飾好了。
嫁妝什麼的,當日是乘著拖拉機一起拉過來的。
這會兒被衛斯年找人搬進新房裡在合適的位置放著,又經過錢寶芳一番修飾打理,立馬將空蕩蕩的屋子充盈的溫馨感十足,終於有了家的樣子。
入住新房的當晚,小夫妻倆請爸媽過來坐了一下,算是暖暖屋子多點人氣兒。
錢爸錢媽過來轉悠著看了看,覺得還不錯,女婿分到的單位房子雖然不算多大,但起碼比他們住的小平房好多了,看著像是會過日子的,就是門前的過道位置小了點,沒有他們小平房門前寬敞,放個火爐子和櫥櫃就沒地兒了。
不過錢寶芳已經向二老透露了以後會買小院子一起住,現在隻是暫時湊合一下。
錢爸錢媽得知後也沒反對,隻讓小夫妻倆有啥事商量著來,心裡有數就成。
當然,如果到時能和閨女女婿一塊住,那也是極好的。
等到家裡收拾妥當,衛斯年就銷假上班去了。
錢寶芳特地準備了不少喜糖喜果,拿紅色的硬紙殼疊成小盒子裝著讓他去送領導同事,畢竟請了那麼長時間的婚假,現在回來了怎麼也得表示一下吧。
衛斯年帶上去了,晚上回來領了幾個相熟的同事過來吃酒。
這是小夫妻倆提前說好的,錢寶芳已經有所準備,因此招待的十分周到,最後賓客儘歡。
時光飛逝,轉眼就是一年過去,好多事都在朝有利的方向發展。
首先縣城的經濟在諸多工廠的加持下越來越紅火,已經成為周邊縣市的領頭羊,屢次受到上頭領導的稱讚。
衛斯年因此功績備受表揚,年底估摸著就要高升了。
與此同時,錢寶芳也沒有停下自己上進的腳步,服裝店已經開到四家,分布在縣城的四個區域,可以說囊括了幾乎全縣所有年輕顧客,芳芳服飾的知名度已然打響。
還有錢爸錢媽的店鋪,也被二老經營的有聲有色,不僅雙雙擴大了店麵,還都成為大家愛去的飯館、超市了,每日財源滾滾來。
過年那會兒,錢寶芳跟著衛斯年回了趟京都,好不容易和公婆見了次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