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 第二現場(2 / 2)

國民法醫 誌鳥村 4898 字 9個月前

“哦,被移過的?”江遠果然來了點興趣,吃了口肉,道:“細說說。”

“是。”王傳星發現第一起案件就引起了江遠的興趣,大為振奮,道:“屍塊總重量大約40公斤,發現前兩天,當地正好有大雨,台河漲潮,所以,初期懷疑是江水將一部分屍塊給衝走了,但打撈無果。”

唐佳此時已將案件相關的內部頁麵打開了,放在PAD裡,展示給江遠看,道:“屍塊裡沒找到頭顱,指紋等關鍵信息也沒有。長陽市局提取了DNA,沒有比中。”

“就是說,屍源都沒能確定?”江遠並不意外的點點頭,這要是確定了,估計也不會找過來了。

“是,屍塊腐敗程度較高,又是在草叢中發現的,基本沒有隨身的衣物,加上大雨……”唐佳說著說著,眉頭皺了起來:“這個案子,難度應該很大吧。咱們要接嗎?”

“要相信犯罪嫌疑人的智慧。棄屍在河邊草叢裡的犯罪嫌疑人,不會太專業的。”江遠隔空說了一句,再笑笑道:“你幫我翻一下圖片。”

江遠說著低頭大吃一口麵,再抬頭看唐佳給自己一頁頁的翻著現場的圖片。

現場可以稱得上是一片狼藉。當然,大部分的現場都是這樣,要單人處理100多斤的同類,想要優雅是不太可能的,隻能是一片狼藉。

比較有特色的地方在於,現場隻有一些頭顱大小,或者兩個頭顱大小的屍塊,說明凶手的體力還是非常不錯的,切分的也很細致。

再跟上一起案件簡單的聯係一下,猜想這個案件有兩名凶手的概率就很低了。有兩名凶手反而不必將屍體切的這麼細碎,因為兩人相對容易搬運屍體,反而是將屍體切的這麼小的話,油乎乎黏兮兮的,都沒個抓手的地方。

就算是兩個頭那麼大的屍塊,其實也需要兩隻手來抱了。想象自家買肉買這麼大一塊的話,丟袋子裡都得勒的手疼。

江遠一邊看一邊吃麵,幾筷子將麵吃光了,再夾著肉,問:“有凶器和包裝物嗎?”

“沒有凶器,現場有找到一些布條和纖維袋,上麵沾染有血跡,初步確定是包裝物。”王傳星手裡也拿著PAD,此時立即翻到相應的照片,展示給江遠看。

第一張圖就是對著屍塊所在地方的遠景照片,可以看到有五個綠色和藍色的纖維袋半淹在泥水中。

王傳星道:“漲潮把一些屍塊給弄走了,但散落的纖維袋裡麵灌進去了泥沙,反而淤在了邊上。”

“上家查過了吧。怎麼說?”

“都是比較普通的編織袋,市場上的用量很大,暫時沒什麼結論。”

“袋子做微量痕跡,多取點。屍塊也是,每個屍塊都DNA,確保是同一個人的。”江遠吸溜吸溜的開始喝湯。

昌勒市局的案子帶給他的經驗就是,能用的高科技還是要儘可能的拉滿的。他現在已經不再是剛到寧台縣時的小卡拉米了,黃強民的要價也不再是一輛二手車就能抵扣的了。

所以,他如今麵對的案件和案件的轄區警局,根本不在乎一次幾百塊的檢測費用了。

當然,表麵上他們還是在乎的,但內心裡,大家已經能夠認同這種有點靡費的開銷了。跟破案相比,跟江遠領銜偵辦的案件相比,這種檢測開銷也實在不算什麼了。

這就好像病人好不容易通過身邊的強力人士,聯係到了某某專家的醫療團隊,並入院治療,雖然他內心中希望治療花費低一點,但對於醫療隊開出來的檢查項目,他是絕不會提出異議的,也不應該提出有異議。

江遠也是有意識的將這種檢查前置。微量物證本來就比較費時間,不必等他到了再做。

而就這個案子來說,一地西瓜大的屍塊,又沒有比中DNA,那能用得上的東西就已經非常少了,微量物證幾乎是必用的。

王傳星也是毫不意外的應了,一邊記錄一邊道:“我跟他們溝通一下,微量物證的點多取一些。不過這樣的話,編織袋估計要被剪爛了。”

“有logo的地方多拍照,剪破了就剪破了吧。”江遠隻點點頭。物證也是有損耗的,對物證的檢查,就某種程度而言,也是對物證的損耗,但這是一體兩麵的事情,既要又要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江遠,也隻能接受。,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