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9號樓(2 / 2)

國民法醫 誌鳥村 4981 字 6個月前

牧誌洋在人群後麵,趕緊擠進來,抹了一把額頭,道:“我是根據之前的一些經驗,然後參考一些看過的舊案考慮的。因為我們經常做的一些案子,還是有相當的危險性的,萬一有亡命之徒偷襲的話。…。我將自己的擔心給設計師說了,經過一番溝通後,建築師提出,建築上做一些防禦,是成本最低的.......

“你怎麼溝通的?"領導抓住了關鍵。

牧誌洋道:“設計師開始的時候覺得說,社會安定,天下太平,不至於此。我就給他講,城裡安定,是得有城牆的。後來....後來我就給他看了看我的傷疤。“

在場的眾多領導都起了好奇。

把你的傷疤露出來看看。“黃強民見話都說到這裡了,順手給了牧誌洋一個助攻。

牧誌洋果斷脫衣服,露出自己的左肩。被子彈撕裂的傷口早已長好了,但那好似鬆枝似的黑色傷痕,見之就與眾不同。

黃強民在旁介紹道;“這是吳瓏山野人案收網階段,牧誌洋和江遠等人,近距離與悍匪對槍時造成的。牧誌洋當時主動前出,保護了江遠。

"傷疤就是功勳章。"省廳領導仔細的看了,輕輕點頭:"後來呢?"

"後來。……"牧誌洋道:"我給設計師看了傷疤,設計師就改了設計。"

眾人哈哈大笑。

領導也點頭道:"牧誌洋是吧?’"是。"牧誌洋立正行禮。

"好好乾。保護好江遠。"省廳的領導說完,再向旁邊的清河市局的領導道:"小夥子真不錯,清河出人才的。"

"是。"清河市局的領導的臉上也是前途光明的笑容。

黃強民一路帶著眾人參觀,同時介紹台河工作小組。

眾人聽的都很認真。這裡麵,大家可是真真正正出了錢的。

比起寧台縣刑警大隊,台河工作小組人員編製略少,現在也給解決了40個名額,這也可以說是適合江遠的配置。畢竟,管理也是一門學問,從較少的人員管理向較多的人員管理上升,是比較合適的晉升方案,某種程度上,也是對乾部的保護。

黃強民等人不是不敢給江遠給人,而是擔心一口氣給他上百人,兩三百人的編製,不僅會影響到江遠的發揮,還容易讓他陷入到管理旋渦中去。

好打江汙本自近方涼強的檢力鐘開好在江遠本身沒有這麼強的權力欲,隻要職級能夠發揮他的技術,就基本滿意了。

台河工作小組的小樓旁邊,還專門建立了一棟小小的附屬樓,總麵積僅一千多平米,但比起去殯儀館的解剖室,僅這間附屬樓的條件,已經完爆長陽市的水平,更彆說清河市了。

清河市是地級市,至今也是在殯儀館的地下室裡建解剖室,同時蹭殯儀館的冰棺和停屍房。

長陽市的條件略好,有專門的刑事科學技術中心,規模比台河工作小組的附屬樓大不少,但它是給痕檢,毒理,dna實驗室和法醫等等單位一起使用的。

法醫依舊隻能分到一小塊地盤。

寧台縣就更不用說,刑事科學技術中隊本身就隻有十幾人的編製,四樓的幾間辦公室還要先給實驗室讓地方。實驗室也談不上先進,甚至連標準都不及一一稍微要點技術和設備的檢驗檢查,以前都是送到清河市局,甚至長陽市去的。

法醫也是差不多。清河市局也是知道這樣的情況,下麵的縣裡每有命案,就會傾向於派王瀾等市局法醫前來支援。

台河工作小組做的其實也是差不多的事情。就相當於是台河區域的法醫支援機構,甚至可以說是刑事科學技術支援機構。

看到此處,眾人已是心癢難耐,有人忍不住問:"案件怎麼分配。"

"主要還是看江遠選擇。"黃強民一句話帶過,道:"正好,江遠這邊也準備了新技術給大家看。"

說著,黃強民就將眾人帶進了解剖室,一具正在化凍的屍體,已陳列在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