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法醫裡,對法醫人類學有自信的,能到lv2上段水平的,也就四個人。
四人摁摁算算,良久,有人先道:“看這個骨骼的狀態,應該是一名男性,21歲到28歲之間?”
年長的法醫“恩”了一聲,道:“22到27應該也沒問題。身高應該是170到175吧。”
“他這個長骨都有受創的痕跡,應該是在河裡受到撞擊造成,我覺得可以綜合脊椎骨來判斷,身高也可以從171到174。”一名京城本地的專家頗有自信。
三個人都發言了,又看向最後第四人,也就是筆記本電腦的主人。
第四人攤手:“我讚成。”
幾人都笑了出來,讓現場變得輕鬆許多。
“江遠那邊搞的怎麼樣了?”年長的法醫問。
“聽說是很不順利。”有人回了一句。
“具體問一下現在的進度吧。”年長的法醫頓了一下,再道:“這個屍體的狀態確實比較糟糕。”
自有人去打電話聯係。
不一會兒,這邊就回報過來,遞了一張條子給年長的法醫,道:“丁隊,這是寧台縣局發過來的,目前江遠那邊做的幾個判斷。”
幾個專家於是都好奇的湊了過來。
“受害人為男性,年齡24到26,身高172到174,鞋號42到43號……體型偏胖,長期有負重行為,但不屬於重體力勞動者……”
這邊念的緩慢,房間裡的氣氛漸漸清冷下來。
“還得是年輕人啊。”年資最長的專家哈的一聲,道:“膽大心細,江遠搞法醫人類學是有天賦在裡麵的。”
“那肯定啊,他給京局做的幾個案子,事後看,判斷都極為準確的。”
“他都是這樣子,不留餘地的啊,年齡就卡在三年內?”
“他放到三年裡,應該是留了餘地的才是。”
“有負重行為,但不屬於重體力勞動者,這個判斷……他怎麼算的?”
“也許是通過骨骼成分?”
幾個人再次進入到了議論中,隻是此時的討論內容,就變得不太一樣了。
與此同時,江遠積案專班的工作內容,也開始變得不一樣起來。
隨著喬生莉的采樣工作完成,蘇蕾直接將自己的學生全部帶了過來,下了車就進了寧台縣刑警大隊的實驗室,新嶄嶄的儀器,有的才剛安裝完成,就被學生們熟練的操了起來。
這原本是個漫長的過程,但在黃強民的溫柔催促下,教授的親自監督下,學生們沒日沒夜的努力下,運氣終究是來臨了。
檢材隻做了不到四分之一的樣子,就有檢材,比中了一號死者身上的矽藻。
“一號死者落水的地方,就在前進區。清河市的鬨市區了!”
柳景輝看到這個結論,都是驚喜中露著驚訝。
“膽兒真肥!”伍軍豪早就做好了的準備,此時也隻是沉聲道:“前進區的人口可不少,外來人口尤其多,就算走訪,恐怕效果也不會太好。”
柳景輝想想,道:“查公司,特彆是小公司,或者大中型公司的臨時工。一個公司一個公司的問過去,看有沒有近期失聯的人員。還有外賣員和快遞員。25歲的年輕人,又有長期負重行為,工作的概率是比較大的。”
“也許是健身房裡練的呢?”伍軍豪很隨意的就想到了這個漏洞。
柳景輝搖頭:“健身房的會員沒法查的,長時間不去也沒人記得。”
“那如果是在前進區居住,在彆的地方工作呢?”
“調查公司的速度更快,如果是居住的話,更難走訪調查。因為有同居人的話,現在應該已經列入失蹤人口了。”柳景輝的思路很清晰,道:“總之,先調查最能完善調查的部分,如果走訪結果不好的話,再想彆的更貴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