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是非光滑表麵了,紡織品了,用粉實在沒辦法顯出來的指紋,還得是重要的指紋,才有技術員用茚三酮。
這就等於是刮風下雨,隻要路沒衝毀,沒因為突發事件堵瓷實了,基本就是不換路的節奏。
然而,以前麵對指紋,需要解析指紋的是嚴革和王鐘,現在則是江遠。
江遠就像是一家要求上班時間的單位,一家要求不斷降低通勤時間的單位。現場的技術員們,如果想要達到這個標準,選擇合適的路,就變的非常重要了。
當然,重要的是,大家也願意降低通勤時間,或者說,願意配合江遠提高入庫指紋的質量。
在刑事科學技術中,這就是武功秘籍,既是能安身立命的本錢,也是能夠自我提高,以及提高自我的工具,做事都是做事,大部分人還是願意做好一點的。
而任何事,想要做好,其實都是有點難度的。
就比如茚三酮,但凡在警察學校裡讀上三四年書的,都能大喇喇的說“這個我熟”。
但真的問:“你一般用哪種茚三酮的配方”的時候,八成人就得啞火掉。
隻有王鐘這種,真的用過茚三酮的技術員,才能輕鬆的拿出1茚三酮和100無水乙醇的配方,並道:“我們以前用丙酮比較多,現在管理的比較嚴,丙酮也不好拿出來太多”
江遠則是給予毫不留情的回應:“建議加乙醚。”
“咦,要加乙醚的配方?加60?”王鐘現想配方,果然不是很清楚的樣子。
江遠道:“要2的茚三酮,然後加335的無水乙醇,然後665的乙醚。因為現在要做的這個潛指紋是在膠質物體上,加了乙醚之後,會明顯的顯示的清楚多。你剛才用的一比一百的乙醇配方,用在紙上還可以,用在膠質物體上,效果不會好的。”
“你說我這個腦子,以前也學過的配方。”王鐘拍拍腦門,他學是學過了,但這麼幾年隻用,根本是想不起來的方案。
王鐘說著,就現場配好茚三酮,再刷到一隻牛皮紙袋上去。
江遠動動嘴唇,沒有進一步的做要求。
茚三酮的顯色時間是一到兩小時,但也有彆的辦法可以提速,隻不過,現在時間依然充裕,江遠也沒必要吹毛求疵。
沒有人再提問,江遠就找不光滑的客體,自己做了起來。
刑警們的固有認識,是在光滑客體上找指紋。或者說,就大家的技術水平來說,能把光滑客體上的指紋弄清楚,就不容易了。
江遠則是從現勘箱裡,拎出了一把膠槍。
隻見他將粉末撒到要提取指紋的老花皮包上,再舉起膠槍,呲溜溜的噴出濃稠的膠狀液體,用吹風機加熱。
旁邊幾名現勘都給看呆了。
“咱們還有這個裝備?”做現勘的滿腦子的冒問號。
“倉庫裡麵找到的。”江遠舉著膠槍,開始四處橫行,且道:“估計買的時候,是成套買入的吧。”
“那肯定,現在都是打成包的”現勘看著倍感無奈,突然感覺自己對局內的情況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