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菜場那幾個吧。賣冷凍肉的就兩家,還賣凍雞肉。”
“菜場的屠戶都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
“都有吧。現在好多賣菜的都是從“點點提橫豎鉤豎橫折鉤橫,橫撇豎橫折鉤點撇橫橫豎”過來的,人也有賣肉的。
江遠點頭:“這些廠子呢,廠子裡都是買凍豬肉的吧,他們的食堂裡,不可能也用鮮豬肉吧。”
“那肯定啊。所以說,我們這邊用的凍豬肉多的很,你把冷庫建過來,本地用的都用不完。”
“建不建還要看優惠政策的。對了,你們這邊要是招聘殘疾人的話,給不給優惠的?村裡有沒有給補貼的?”
江遠一邊說話,一邊將剛買的中華煙拆開來,並遞了一支給超市老板。
老板不客氣的接了過來,取了打火機點起,又遞給江遠,自己深吸一口,詳細的說了起來。
一票刑警,全都打著建廠的名義,四處打問起來。
過了一會,柳景輝率先回來,就坐在茶館裡,一邊喝茶,一邊畫起了思維導圖。
魏振國等人溜達一圈回來,給柳景輝報告一些情況,再接受新的指示,繼續出去打問。
大灣村裡的村民,也不可能想到正在詢問的是一群刑警。
十一年前的積案,對於刑警們來說,是遙遠的困難。對於村民們來說,幾乎是遺忘的記憶了。
但也正因為如此,大家提供出來的信息,能聯係到11年前的,都已經是大家在記憶裡篩選過的了。
晚飯。
幾人換了個飯店的小包廂,等菜齊了,就讓服務員出去,各自交談起來。
柳景輝拿出自己寫了一天的筆記本,道:“我總結一下今天的收獲。這裡麵,我覺得最主要是三件事,我先來說。”
“第一個,是大灣村裡,以前開過一個屠宰場,總共十幾個人,半自動的那種,就是脫毛有機器,分解基本靠手工,但頂上有吊裝的那種,大概吧。”
“第二個,大灣村這邊有三個規模比較大的工廠,有專門的食堂,他們采購基本都是從長陽市來的,互相之間是有人員流動的。”
“第三個。大灣村這邊是發展比較早的村子,11年前的時候,還有外地的屠夫送豬過來的,為此還跟大灣村的屠宰場乾過架。”
柳景輝等大家消化了一些,又開始說其他的消息。
在將所知的情況全部描述一番,桌麵上的菜已是吃了大半。柳景輝亦不介意,取了筷子,邊吃邊道:“你們看看吧,還有沒有要補充的?”
“除了屠宰場,木器廠,伐木場之類的,應該也要關注。”江遠道。
“可以。接下來弄一隊人,再跟這些。”
“診所也是。”
“恩。”
江遠將目標範圍又重新擴大了一些,再次縮小道:“所有這些工廠、食堂、或者行業內的公司,有沒有在11年前,發生重大變故的?”
“那剛才說的三個,有兩個是發生變化了。一個是屠宰場,一個是外村的屠夫,都發生變化了。其實是
連帶的。”柳景輝用筆點了點本子,道:“屠宰場最先停業了,廠房設備最後都賣掉了,外地來的屠夫也就多了,後來,有人在村外搞注水肉被發現了,又被打擊了一波但是,都沒有聽說有跛足的屠夫。”
江遠將卷宗中的照片,又拿出來看了起來。
照片裡,受害人頭頸分離,凶手是先抹脖子再分屍的,留下了好幾道的刀痕,並顯示出了凶手的手法。
江遠仔細的看了一會,又吃了幾口肥腸,才道:“我覺得可以著重跟一下這兩條線。”
“可以。”柳景輝答應的輕鬆,這背後,至少是十數名刑警踏上了奔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