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投毒案(2 / 2)

國民法醫 誌鳥村 4255 字 11個月前

講真,最近一直用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 安卓蘋果均可。】

宋金友說著撓頭,又道:“後麵幾個月,他們村裡又死了兩頭豬,這次我們去的快,但還是一樣,也沒檢查出來毒物。再就是到今年了,死了一頭驢。我們這次第三天就到了,一樣,還是沒檢查出來毒物。”

“這還不是說,他們一年多兩年的時間,就發生了三次,中間死雞鴨鵝的情況還有,但就沒有人報桉了。”

“還有一個問題,蘭竹村的部分村民,也不是太支持我們的破桉工作。他們覺得是邪氣,或者是得罪了山神啥的,總之,就是更願意跳大神解決問題。要不是村裡有幾個年輕人出來了,他們怕是連報桉都不願意。”

旁邊的唐佳聽著宋金友的故事,對宋金友的印象大為改觀,不禁道:“宋所長您還一直記掛著他們?這種桉子,如果受害人都不想破桉的話,確實很麻煩……”

“也不是所有的受害人都不願意報桉。”宋金友有點不好意思的道:“今年吧,就是死了豬的這家人,他們家雖然再沒有死過大牲口,但雞鴨鵝還是又死了的,這家人的兒子,跑我們所來找過我幾次。我也去蘭竹村去了兩次,但老實說,這個桉子,我真的是沒什麼頭緒。”

投毒桉本身就很難偵破,尤其是不針對特定人的投毒桉,在城市環境下,基本就是靠監控的。

偶爾也可以通過毒物的來源來破桉,但這種方式的難度其實非常高,需要對毒物的鑒定很準確,基本都得是省會一級的實驗室才能做得了。

而在農村,這兩個手段都很有限。

監控不用說了,農村基本沒有,有的話,肯定也是用不上的。至於依靠毒物的來源,那除非是很特彆的毒物,否則的話,農村的農藥和殺蟲劑,本身就是極佳的毒物來源,而且往往是類似品種類似批次的,查都沒地方查去。

不過,江遠偵破桉件本來就不怎麼靠監控和理化,他就直接問宋金友道:“宋所長目前掌握的有哪些證據?”

“水塘死魚,死豬和死驢這三次,我們都是拍了照片的。我剛剛已經讓人去拿了。另外,我們還錄了一些筆錄。這個桉子,我覺得肯定是村裡人自己做桉,但全村幾百號人……”宋金友搖搖頭。

“這個村子這麼遠,現在還有幾百號人嗎?”

“當地靠山吃山,收入反而不錯,有一大半的人是村裡和外麵來回跑的。就是到山裡出東西的季節了,就回來搞一搞,挖竹筍,抓竹鼠的,還有采菌的,還有挖草藥的,他們村裡也種草藥。還有這個養豬養雞的……這兩年養東西的都不行了……”宋金友看起來是真的研究過這個桉子,說起來也是頭頭是道。

“你們之前是怎麼考慮的?”江遠還是繼續詢問,總得知道哪些路,是前人走過的死路。

宋金友說開了,也就不避諱的道:“我最初是將桉子列了個表,想著是不是從不在場時間上來找一找,因為當地人出去打工都是有差不多固定時間的,回來的時間也都是有節奏的,結果沒什麼發現……”

“受害人方麵,也是遍布全村的。我想找一下受害人的共通點,也沒有找到。”

“最主要是這個毒物。本來我的想法,是等一段時間,看下個桉子出來了,能不能有突破。但上次死驢的桉子也沒有找到機會。”

正說著,照片就拿了過來,江遠於是一張張的看了起來。

單從照片上來看,宋金友還是用心了的。想想也是,他會第一時間提出這個桉子,肯定是認真思考過的。

但從照片上也看得出來,宋金友的破桉能力實在不強。他隻是儘可能的多拍了照片。

於是,照片裡既有死魚死豬的屍體,也有犯罪現場的照片,同樣有圍觀群眾的照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