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連榮也沒有要跟江遠較量的意思,不過,這個桉子落在了他的手裡,他自然就會照常工作,總不能將之一推了之,給外來的法醫去做。
至於範局的要求,曾連榮也沒有反對的意思,反正大家一起工作就是了。
中年人的職場,就主打一個聽從命令,從不服從,恭恭敬敬,自行其是。
“一號屍體,死者為女性,未曾生育,這裡拍個照,標注個陰性……”曾連榮很快就進入到了工作狀態。
法醫做屍體鑒定的工作,特彆像是做數學的證明題。
它是一個特彆細致的工作,但並不是讓你冥思苦想,嘗試著去“破解”的工作。
這項工作,第一步首先是列出所有的已知條件,已知的條件越多,自己手裡的資源也就越多,能夠選擇的空間也就越大。
至於說最終的結果,如何被證明,其實都是有公式的,重要的是如何從已知條件契合進公式中去。屍體鑒定其實也是一樣的,什麼樣的狀態代表著什麼樣的結果,那是前人研究出來的,不需要一名法醫在工作中臨時“想象”出來。
曾連榮自認是一個細致的人,多年來的積累和成功,更是讓他顯得格外自信。
江遠出來的時候,曾連榮也隻是點頭打了個招呼,表情略略矜持。
江遠見曾連榮已經在一號台工作起來,就先瀏覽了三具屍體,再來到二號台,同樣是翻看一番,且問:“拍照都拍好了嗎?”
“拍好了。”解剖中心的流程非常成熟,早有人將該做的前置工作給做了。
江遠不放心,道:“我看看照片。”
他沒有跟幾個人合作過,自然要確定一下水平。
這邊開始翻查以後,再拍攝出來的照片就不一樣了。
照片沒什麼大問題,江遠選了幾張出來,讓重新拍照了。與此同時,他也將盆骨等位置的骨頭拿起來量了尺寸。
江遠低聲給牧誌洋說了幾句話,讓對方將一些數據記錄下來,接著聲音略大一點,就在房間的攝像頭的觀察下,道:”二號屍體,女性,年齡21歲,身高16公分,兩臂皆有骨折,這個位置,應該是騎電瓶車或者摩托車的車禍造成的。可以查一下交警方麵的記錄。有鍛煉痕跡,應該是健身房的常客。膝蓋磨損的也很厲害……”
“從牙齒看來,有做過牙冠,有抽煙的習慣……牙冠可以查一下看看。”
“骨骼上看不到致命傷,但看顳骨岩部的情況,機械性致死死亡的概率大。”
江遠說的內容,對於懂得人類學的法醫來說,不是什麼新鮮事,但他幾乎是不停的輸出,卻是讓人不得不側目。
哪怕是熟練度高的出奇的曾連榮也不由的看了江遠兩眼。
不過,他也沒說什麼。法醫是個細致工作,做的快不快,其實不是那麼重要的。
這種話,曾連榮以前給徒弟們是說過的,但不好當場教育江遠。倒是之後,可以作為一個桉例,對徒弟們做點思想教育。
“那我先看三號了。”
過了沒多久,江遠直接轉移到了第三張解剖床的前方。
曾連榮矜持的點點頭,有人願意多做事,他也樂見其成。
江遠依舊是先看了照片,然後先拿了顱骨起來,左右端詳片刻,嘖了一聲,道:“這人是個混血兒啊。”
他lv3的顱骨複原術,倒也不必全部複原了才能看出樣子,腦海中想象一個法蘭克福平麵,單就麵寬、顱底長、顱頂點這些指標,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