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旭剛才的閃爍其詞,根本就沒有任何的作用。
對民警們來說,最基礎的審訊技巧就是問細節,而細節的編造是很困難的。
……
監控室。
李浩辰默默地看著韓旭的審訊,將之與自己做的側寫做對比。
李浩辰這時候發現,最影響自己判斷的,是將凶手設定為了單人作案。其實,他也想過團夥作案的可能性,但種種證據表明,團夥作案的可能性很低。比如墓穴裡的三具屍體分開時間掩埋,這就非常不符合團夥作案的性質。
除此以外,沉入汙水潭中的屍體,更是體現出一種隨意性,而團夥作案的話,就算不會更謹慎,同夥也不會讓你如此潦草的處理屍體,兩個人或者三個人再挖一個坑,不是太大的事。
李浩辰怎麼想都沒想到,凶手和他的同夥,竟然是分開行動的。
至於具體是如何行動的……李浩辰不由的看向了陶鹿,問:“韓旭的師父,那個廚師,找到了嗎?”
“找到了,還在店裡工作呢,他店裡正在飯點,顧客很多。”陶鹿看了一下手表,他也承受了不小的壓力。韓旭的師父梅鋼奏昨天就被民警監視了起來,但陶鹿一直沒同意抓人。
從外表看,梅鋼奏隻是一名普通廚師,跟韓旭的交際圈基本沒有重疊。而對他的簡單調查來看,暫時也沒有出現過硬的證據。
雖然韓旭和梅鋼奏多有短信來往,但短信內容本身都是些簡單短語,很難證明兩人的同夥關係。總不能因為韓旭和他認識,就將他給逮捕了。
陶鹿的想法,是等韓旭被逮捕的消息傳到梅鋼奏這裡,再根據梅鋼奏的動作,來獲得證據。
這裡麵,自然是存在這巨大的風險的。
最主要的一點,如果梅鋼奏逃跑了,而且逃跑成功了,陶鹿直接功是功,過是過了。其次,就算梅鋼奏沒有跑路,僅僅隻是簡簡單單的自殺了,做決定的陶鹿一樣要負責任。
所以,現在最正確的做法是逮捕了以後再審訊,就算審訊失敗了,不能起訴梅鋼奏了,陶鹿也是按程序辦事。
不過,麵對正廣局最近幾年破獲的最多人數的命案,陶鹿並不準備敷衍了事。
他強頂著上麵的意見,一心一意的等著梅鋼奏的動作。
“他應該知道韓旭被逮捕了吧。”李浩辰皺皺眉,道:“咱們抓捕韓旭的時候,也沒有遮掩。”
“他可能篤定韓旭不會將他給賣了。”陶鹿看了眼監控室。
李浩辰道:“確實也沒賣。如果不是牛刀的問題,咱們甚至都猜不到這係列凶案中,有彆人的參與。說實話,這個案子就算讓我去做,我也寧願單人做案,梅鋼奏這個師父……不知道他教了什麼,從哪裡來的教學經驗。”
在場幾人的表情都是沉沉的,李浩辰的猜想,許多人其實都猜到了。你沒殺過人憑什麼做師父。
而梅鋼奏今年已經47歲了,也不知道他是什麼時候開始殺人的,什麼時候停手的,或者……就沒有停下?
陶鹿的眼神更是格外的複雜。
他剛剛跟黃強民續了10具屍體,而韓旭一名徒弟,就乾出了6具屍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