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最喜歡教員的詩詞, 特彆是這首《沁園春雪》。
盧采薇認識莊明庭十幾年,都不知道他朗誦的這麼好!
不過,一想到明庭之前說她是壞分子, 還有糖廠的工作也落空,她回家挨了一頓罵, 盧采薇打算堅決不理明庭。
她不搭理,明庭也不會捧臭腳。
坐了一天的火車, 他們轉汽車,在縣裡被分到不同公社。
明庭、盧采薇和高洋都在紅岩公社的喬家大隊, 另外還有7個人也分在這裡。一共3個女生,7個男生。
一次來了10個知青,喬家大隊生產隊長派人來接他們,還有驢車拖行禮。
喬家大隊在山上, 過去有二十多裡。
一開始從平原來的知青們看到崇山峻嶺非常興奮, 他們唱歌喊口號,精力旺盛得不行。
對這一幕,來接人的喬老漢早就習以為常了。
不過,這些人中有個例外,就是明庭。
他走在趕驢的喬老漢身邊跟他聊天,了解村裡的情況, 現在知青點有多少知青, 平時大家做啥。
喬老漢以前也接過知青, 沒有人像明庭這樣, 有耐心跟老頭子說話。
他手皮粗糙, 皮膚黝黑,手指甲是茶色,不少城裡來的知青覺得他不衛生, 不愛搭理他。
這些娃娃們沒吃過苦!長年累月在土裡刨食,誰還能乾乾淨淨的?
明庭就和彆人不一樣,他對田裡的事情很了解,還知道怎麼趕驢,叫喬老漢很喜歡,因為他看著就像是個會乾活的人。
“我爺爺奶奶和小叔也在農村,不過我們那邊兒是平原,村裡的地又平整又寬闊。”
明庭跟喬老漢拉起家常。
聽他說起平原,喬老漢羨慕的不行。平原,魚米之鄉,那是隨便撒把秧苗到水裡,就能長出水稻的地方。
不像他們大山裡,土地零碎,土壤也不肥沃,日日辛苦刨食,收獲卻很少。
聽到喬老漢的話,明庭笑了。
他說平原也有缺點,通過風這個媒介,病蟲害傳播得特彆快。要是遇到蟲災或者病害,風一吹整個一大片莊稼都沒有收獲,山裡也有山裡的好處呢!
“不愧是讀書的娃娃,知道的就多。”喬老漢第一次聽說這事兒,原來平原種地也要擔心。
看來也沒有十全十美的土地啊!
等走到喬家大隊,知青們都安靜了。3個女生累得氣喘籲籲,其他的男生的衣服也汗濕了。
隻有明庭氣息平穩,額頭上連汗都沒有。
他告訴喬老漢自己爸爸是警察,他經常鍛煉身體,身體素質比較好。
這叫喬老漢更是喜歡,城裡的知青沒乾過農活,到了山裡也不適應,來之後經常生病,現在終於遇到一個靠譜的知青了。
看到知青點,知青們終於有一種找到大部隊的感覺。
原本這裡有十多個人,住的是農村土樓,現在又來了10個,男知青不夠地方住。
大隊長看到這情況,說牛棚旁邊有個破屋,稍微拾掇一下可以住人,問知青誰去。
牛棚?
那裡住的什麼人大家都聽說過,他們才不想跟這些人接觸。萬一出什麼事兒被扣帽子,咋整?
老知青不願意,新來的知青們也你看我我看你,一個個很不樂意。
“我去吧!”最後明庭提著自己的背包站出來,“我習慣一個人住,單獨住著挺好。”
“你叫什麼名字?”
“莊明庭。”明庭回答道。
喬老漢是大隊長的親爹,他已經聽父親說了明庭,爸爸是警察,媽媽是工人,祖上是貧農,是個根紅苗正的知青。
這樣的人住那裡,他也放心。
“行,就你去。”大隊長叫人幫明庭收拾了一下破屋,頂上漏雨,用泥巴糊了厚厚的稻草壓上,又把破洞補了補。
彆人做事明庭也沒閒著,挽起袖子爬上去幫忙。
看到明庭做事這麼勤快利落,大隊長滿意地點了點頭。看來是個在家裡經常做事的,這麼麻利,又是個好勞動力。
就這樣,明庭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間。
有機會不跟人住一起,對他來說簡直是太棒了。
晚上知青點搞歡迎會,明庭早早到了,看到知青大姐在廚房忙,他閒著沒事,也過去幫忙。
“看不出來啊,小莊你還會做飯?”
知青大姐看到明庭切蘿卜絲手穩刀快,切出來的絲粗細一致,那手法一看就是內行,可把她高興壞了。
男知青們都不太會做飯,女知青裡會做飯的人也少,知青點做飯都是輪換著來。
這麼多人也就這個馬姐水平高一些,所以今天歡迎會她掌勺。
本來就乾了一天勞動,大姐累得不行。加上現在知青點人多,菜也要多做幾個。彆人閒著她受累,大姐的腰還真有點兒受不了。
“要不,今天我露一手?”明庭笑著說道。
“成成,我給你打下手。”知青大姐揉了揉腰,可高興了,“今天就嘗嘗小莊師父的手藝。”
大家夥兒把自己帶的吃的拿出來,湊了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