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 即便明庭現在名聲很大,他依舊會跟著慧能出去遊曆,行醫治病。
這回他們往北走, 離開了鬆門縣,明庭也不再是“送子金童”, 老老實實跟著師父。
民間有很多複雜病症, 遇到奇怪的病例, 明庭會把它們一一記下來。他還跟慧能大師說, 以後要整理成冊, 傳給後人。
對此,慧能大師非常支持, 他也希望更多人來學醫, 實在是百姓們太辛苦,如果世上多一些有慈悲心的大夫, 就能救治很多人。
兩人多是步行, 不過這一次慧能大師要去見自己的老朋友,他們選擇從運河坐船。
走之前, 明庭請人關照一下自己的母親珍娘。那些受過他幫助的人, 紛紛答應一定會照看著珍娘。再說, 明庭現在也是名人, 得罪一個醫術高明的大夫可不是什麼理智的事情。
慧能大師的老朋友是聞覺寺的善通方丈, 兩人許久未見,這次慧能收到了善通方丈的信,得知老友病重, 特地過來探望他。
聞覺寺比聽禪寺闊氣多了,莊嚴輝煌。
善通方丈麵容慈和,白色的長眉垂在臉頰, 笑起來就像慈祥的長輩。
慧能大師給老友把脈,好一會兒才放下。他眉頭緊鎖,心裡很是為善通的身體擔憂。
“明庭,你來試試——”慧能大師對徒弟的醫術很有自信,他甚至覺得在某些方麵這孩子的醫術已經超過了自己。
“是!”
明庭走過去,善通看到他,衝慧能擠了擠眼睛,“這就是你的高徒?今天終於見到真人了!”
兩人相交多年,在慧能麵前,善通方丈像老頑童一樣。
明庭看看方丈又看看老師,他還是頭一次知道,原來一本正經的師父背地裡會跟朋友吹噓自己。平時師父對他很嚴厲,沒想到私底下你是這樣的師父啊!
給善通方丈把脈後,明庭得出的結論和慧能一樣。方丈到了年紀,身體機能衰竭,佛法也不能給他金剛不壞體。
“小江大夫,你診斷的結果怎麼樣啊?”善通笑眯眯地問道,“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不必為我擔憂。”
“方丈,您說的對。”
見善通方丈看得開,明庭笑了笑。
“不過,還沒到死的時候呢!咱們先把風寒治好,老是咳嗽您也難受不是!”
明庭親自熬藥,看到少年忙碌的樣子,善通跟慧能說這孩子不錯,還誇他有眼光。
知道善通方丈是師父的朋友,明庭也沒不舍得靈泉水,在藥裡加了一些,希望這位老人身體能舒服一些。喝了明庭的藥後,善通方丈氣色一天天好起來,不但能下床,還能在寺裡走幾圈。
因為這個,聞覺寺的僧人們非常感激明庭,寺裡也收藏了有醫書,明庭經常一整天紮在書堆裡。
不過,更多時候他都是跟著師父在寺裡義診。
不少住在周邊的百姓聽說慧能大師來了,紛紛來聞覺寺求醫。
明庭這才知道師父的名氣比他想象的還要大。
這些年慧能大師經常四處遊曆,儘自己所能幫助病人,他以前還在聞覺寺住過半年,很多人都是慧能大師的熟人。
看到慧覺大師身邊的小弟子,大家並沒有因為明庭年紀小對他有偏見,紛紛說大師醫術好,弟子肯定優秀。
他們這麼捧場,明庭自然是要用事實說話。很快,大家一口一個“小江大夫”,叫得親熱極了。
特彆是見識了明庭的醫術裡,過來找他看病的人就更多了。
有明庭幫忙,也大大地緩解了慧能大師的壓力。
就在他們到聞覺寺的第26天,一輛簡樸的馬車來到了山腳下,四個人護著一中年男子來寺裡燒香。
正巧,遇到明庭在給人宣傳生育的事情。
當聽到明庭說,妻子不孕,也可能是丈夫的問題,所以男方需要檢查時,中年男人停了下來。
他還沒說什麼,身邊就有人退去,查到了明庭的消息。
“慧能的弟子……”中年男人忽然想到,之前在南方一縣令的折子裡,提到了聽禪寺慧能大師的高徒,最擅長治不孕不育,莫非就是這個慧能?
“是哪個縣?”男人皺起眉頭,隨後,左邊麵白無須的男子提醒道:“鬆門縣!”
“對對,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