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手臂上的傷口愈合,但是掌心的龍門卻越發璀璨。
似乎和出現的宮闕相互應和一般。
古老的宮闕埋藏在水麵之下也不知道多少年了,李素應該是萬年以來第一次發掘它的人了……
王二郎應該是無意中誤入的空間,壓根沒有看見這海底之下的宮闕。
李素越過了玉石欄杆,朝著延伸的玉階走去。
玉階之上,是一扇鑲嵌著無數寶石的大門,門上雕刻著古樸典雅的花紋,給人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
李素停在門口,仰望著宮闕上。
發現,原來在華麗的裝飾之下,這座宮闕上也殘留著無數的傷痕。
“它是一座宮殿,也是一座戰堡!”
李素想起了當年靈界入侵一事。
若是龍宮依舊完好,怎麼可能不帶走呢?
也不是誰都和冰魄仙子一樣,將虛天殿留下來當傳承了!
“這座龍宮應該是壞的!”
李素暗暗琢磨著,心中也很是好奇。
雖然這極有可能是一個壞的龍宮,但是上古修士留下來的戰爭殘蛻,對於李素而言就是很好的研究資料了。
這些年來,李素探查過和挖掘過不少古戰場。
龍宮周圍的屍蟞應該是戰死妖獸屍體孵化出來的,那麼龍宮身上雖然依舊保留著戰時的殘破傷痕,但又是誰這麼乾乾淨淨的將其放置在這裡呢?
李素心中有一些懷疑,可能與龍女的生世有關。
龍女乃是亞龍種,雖然其血脈不俗,但也並非真龍之屬……
李素此時憑借煉妖壺,也能複製出龍女的血脈,而那些龍種絕對沒有龍女這般強大且奇特。
能夠把人拉入夢中,李素彆說是見過了,聽都沒聽彆人能做到!
此時,李素成為了化神之後,才知道龍女當年在血色禁地之中,展現出來的手段到底有什麼誇張和離譜了……
這就像是在秦朝拿出核彈和電磁炮一樣違和!
“所以,龍女根腳不簡單。”
李素搖了搖頭告訴自己多想無益。
此時他已經多年未見那位故人了,而一切可能都和這裡的龍宮有關。
李素進入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巨大的噴泉,噴泉的水流晶瑩剔透,水珠在陽光的折射下形成一道道絢麗的彩虹。
噴泉四周,環繞著一片片翠綠的竹林,竹葉輕盈飄逸,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曆史。
李素望著這片竹林陷入沉思。
“這竹林不對啊!”
這片竹林所成不會超過五百年。
那麼,在李素踏入這片竹林之前,已經有人來過這片龍宮了?
李素心中一動,加快腳步朝內。
宮闕的內部更是富麗堂皇,高聳的大廳中掛滿了華麗的壁畫,畫中的靈界修士們栩栩如生,他們的神態各異,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在吟詩作畫,仿佛在向人們展示著一個神奇的世界。
大廳的中央是一座巨大的水晶台,台上擺放著一隻水晶盒子,頭頂有一束光落在盒子上,它們散發著炫目的光芒,讓李素見到便為之心神一牽。
“呼!”
李素走向了高台。
抬手打開這隻水晶盒子,從中飄出了一道留影。
“看來李素你已經找到這裡了……”
盒子中留下的是一段影像,而留下影像的人正是龍女!
“也對,我將龍門留給你,此界能夠打開這裡大門的人,應該也就剩下你與你的後人了,不過你能通過外界的屍蟞蟲巢,修為應該已經達到一定程度了吧?”
龍女的身影宛如青煙,在水晶盒子中自言自語道:“化神?元嬰?都不重要!”
“你來這裡,除了龍門之外,應該也是在找飛升之路吧?”
“等等……”
李素心頭一跳,看向盒中景象。
龍女依舊是那般雍容絕美,隻不過臉上帶著一絲淡淡愁容。
‘她在愁什麼呢?’
李素心中暗暗不解的想。
“我留下的時間不多了,那個女人就快來抓我了!”
龍女在盒子裡留下的影像時間不長,而且說話的時候也沒有全部講清楚。
“我告訴你我要去找記憶,我要去把破碎龍宮收集起來,我花了幾十年已經做到了,龍宮主體已經被我拚湊好了,不過很多陣法壞了,隻是外表看著好看,隻能留下來當做紀念了,而且我要找的記憶也被我找回來了……”
“可惜!”
影像中的龍女苦澀道:“還不如找不回來呢!”
“算了,和你說這些做什麼?也許,你是我在人界接觸過的唯一朋友吧……”
“給你留了點東西,就在盒子的最底層!”
“解開方式是你我夢中密碼!”
“如果你有良心的話,就飛升去靈界找我,記住我會在萬龍域等你的!”
錄到了此事,光影陡然一閃。
李素透過光影的一角看見了龍女口中‘那個女人’的身影了。
此人長得也是絕美,一身純白色的法衣。
可惜表情死氣沉沉的……
有點熟悉!
“不對,我見過!”
李素腦海中立刻回憶起亂星海的一幕。
當年,亂星海大亂戰的時候,有一位叫屍道人的強大散修,驅使三具‘古屍’把一眾元嬰打的大敗。
此人的第三具古屍便是從一處戰場古地挖出來的‘仙女古屍’。
據說肉身如玉,溫潤如初!
李素記得這具屍體好像在戰場脫離了控製,衝出重圍而去導致了屍道人被敵人弄死了。
“這是那具從亂星海戰場逃走的仙女古屍!”
李素將腦中的記憶和這人對比,發現兩邊的相似度接近九成了。
這不太像的那一層,應該是古屍逃走後,醒來之後的一點點變化了!
沒想到,她居然朝著龍女去了!
“仇人嗎?”
李素思索了一下搖頭。
如果是仇人的話,龍女就不是這種表情了。
但兩邊應該不是朋友,否則,龍女也不會給他留下東西了……
“呼!”
李素回憶著當年血色禁地的那一夢。
“砰!”
水晶盒子炸開。
一枚金色的玉簡飛入了李素掌心。
“《豢龍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