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芙最懷念的還是一種家鄉的醃菜,就是楊樹葉和柳樹葉,用春天剛長出來的葉子做,在葉子還嫩嫩的時候摘下來。
用水煮一下去苦味,然後切成細細的絲,切絲是很麻煩的一件事,家裡做的時候一下午才能切完,當然數量也是很可觀的,那種小型的甕,能醃滿。
切好攥一下水,放到甕裡,用小米湯和鹽醃起來,過十天半個月就能吃。
吃的時候撈一盤出來,放調料拌一下,特彆的好吃,尤其是喝粥的時候就著吃,半碗粥半碗楊樹葉混合在一起,香香的,一點兒苦味也沒有。
不過長大一點兒後家裡就不做了,也不知道為什麼。
長大後不知道怎麼了,家裡很多醃菜都不做了。除了楊樹葉和柳樹葉外,疙瘩絲、蘿卜條,還有鹹菜疙瘩都不見了。
語芙走過去看了看,的確是薺菜,先采幾顆種到空間,然後再開始摘野菜,語芙也不貪心,看著差不多夠吃了,就不摘了,找石頭要緊。
山上最不缺的就是石頭,語芙隨手選了一塊大的放到空間,就打算回去。
快中午了,回去正好飯點。
語芙看著剛才在山上摘的薺菜,決定包餃子吃。
先和麵,麵稍微和硬一點兒,不然太軟的話,煮出來的餃子皮有點膩,和好後讓他醒一會。
薺菜去根,摘掉老的葉子,焯水去苦味,把水分擠掉,剁成餡兒,放大碗備用。
拿塊肥瘦相間的豬肉,剁成餡兒,放到薺菜中去,放入調料攪拌好。
一個人的餃子挺好包的,語芙不太喜歡放久的餃子。
放久的餃子,煮出來後,餃子邊是硬的。如果想不硬,那麼就要煮的時間長點,但是其餘地方的麵皮就膩了,還是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