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蘭重新布置房子,並且養了貓之後,生活開始一點點有了光彩。
她利用暑假時間,跟康斯坦斯參加了不少巴彆塔社團的普通活動。比如上次的“愛心日”募捐,又比如同性之愛科普片拍攝,或者是讓男性體驗分娩痛苦的實驗。
卡蘭開始接觸高中時從未接觸過的概念。
她以前覺得女生擅長文學,男生擅長理科。
她和其他高中生一樣,看見成雙成對的同性情侶會在內心有點非議。
她見到穿女裝、表現陰柔的男性或者穿男裝、舉止粗糙的女性,會不解甚至嘲笑。
但巴彆塔告訴她,這些全部都是偏見。
自己是金發就覺得金發高人一等,自己是無神論者就想當然地以為信徒們都很愚昧,自己相信叢林法則就認定行善是弱者的標簽……等等這一切。
世界上所有人都有偏見。
或多或少。
“偏見”源自差異。
“你知道巴彆塔嗎?”
有一天夜裡,卡蘭躺在床上問希歐維爾。
“你覺得呢?”這位信教者冷淡地閉著眼。
他當然知道,因為巴彆塔的故事出自《聖經》。
《聖經》創世紀中說,巴彆塔是由人類修建的、通往天堂的高塔。為了阻止這個工程,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無法跟彼此溝通。如此一來,修建巴彆塔的計劃自然失敗了。
“巴彆塔社團”的名字就來源於這個故事。
它致力於在語言不相通、思維不相容的現代社會,讓所有人彼此理解包容,共同建造通往天堂的巴彆塔。
“你覺得,是不同的語言和種族讓人類無法觸及天國嗎?”卡蘭翻了個身,手撐在枕頭上。
“我以為你不信教。”希歐維爾依然閉著眼。
卡蘭湊近一點,希望他有所回應:“我不信,但不妨礙我嘗試了解。你到底覺得是不是?”
“是的。”希歐維爾平靜地說。
是因無法理解彼此差異而導致的爭端,使得人類無法觸及天國。
卡蘭在他耳垂上親了一下。
“你也是人類。”她小聲說,“我可以為這個答案,短暫地原諒你一晚上。”
她算什麼東西,也配說“原諒”高貴的白銀公?
希歐維爾耳朵有些發熱,他微微側過臉,正好撞進卡蘭認真端詳他的眼神。
他的視線落在她嘴唇上。
卡蘭親了親他。
希歐維爾發出滿足的低歎,然後把她抱進懷裡。他們胸膛相貼,彼此的體溫和情緒一樣緩慢交融。卡蘭能感覺到他疲倦、暴躁、精神緊張;希歐維爾則清楚她焦慮、不安、患得患失。
希歐維爾低聲道:“睡覺。”
他在卡蘭閉眼後,輕輕吻了她的臉頰,然後細致地嗅著她發間的香味。他輕拍著她的背,感覺她心跳平穩,呼吸漸漸變得綿長。
月亮在雲間安睡。
*
開學前一個禮拜,卡蘭將論文終稿交給費曼博士。
他在認真審閱過後,提出可以投稿期刊。
“大二投稿期刊會不會太早了點……”
“任何事都不必嫌太早或太晚。”費曼嚴肅地說完,又露出一個略帶嘲諷的笑容,“不過大二投稿的話,期刊對你指導老師的參考量,也許會大於你本身。”
卡蘭仍在猶豫。
“去試試吧。”費曼鼓勵道,“我覺得這篇已經很完善了……至少在本科生當中,算是很優秀的論文。”
卡蘭點頭道謝:“這都得益於您的指點。”
費曼微微挑眉:“彆說這種客套話。瑞貝卡剛把你介紹給我的時候,我還以為你是想通過賣可憐來保送研究生呢。”
“所以您好幾個月沒跟我聯係?”卡蘭震驚道。
“對。”費曼毫不避諱這一點,“我又不了解你,更沒必要幫助你。我能理解……瑞貝卡有點同情心過剩,這都是因為她失去了第一個孩子。”
卡蘭知道這件事。
瑞貝卡在郵件裡說過,她的女兒也是因為先天性心臟病過世的。
“我真的很抱歉……”卡蘭低聲道。
費曼擺了擺手:“不用,彆說這些話。你要記得,你是憑自己的努力和堅持,而不是悲慘的境況,贏得了我的尊重。”
如果卡蘭沒有按要求重寫論文,而是偷了個懶,費曼絕對不會再跟她有任何後續交流。
但她做得很好。
費曼能從她身上看見充足的上進心和學習熱情。
卡蘭再次向費曼道謝。
她回去之後,認真研究了論文發表的問題。
與此同時,新學期也開始了。
卡蘭升入大二,又一批新生進入校園。
卡蘭被康斯坦斯拉著去兼職——協助教職工進行開學體檢。她一天至少給人測了七百次血壓,然後在下班時獲得了人生中第一筆現金收入——總共200塊。
“去學校旁邊的酒吧逛逛嗎?”康斯坦斯提出慶賀。
“不。”
康斯坦斯有些頭疼地看著她:“你出身基督教家庭嗎?”
卡蘭給了他一個疑惑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