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日好春光,嗯,今日要見小叔子,得打扮得莊重一些。
半晌,選了件藕荷色的襖裙。梳妝打扮了一會兒,便和司釵兩人拎著食盒,溜溜噠噠的往國公府去了。
這回,也沒人迎接,也不見通傳,直接就從側門進去,一路暢通無阻的到了榮安堂。就跟回自己家一樣。
(話說,本來就是回自己家吧?!(^o^)y)
到了榮安堂門口,隻見小叔子衛恕佇立門口。“恕,見過嫂嫂。”十三四歲的少年,清秀俊逸,文質彬彬,眸光清正,已有了些大人模樣。
“不必多禮,祖母還未起嗎?”
“未曾,不過應該快了,祖母每日作息都極有規律。”
“聽說你正在國子監上學,不知課業怎麼樣?”
“啟稟嫂嫂,小弟儒家已學到了《大學》,墨家已學到了《經說》,律法學到了《南國商律》、術數學到了《孫子算經》、禮樂學到了《樂記》......”
明珠聽著聽著眼神已經有些木了,總算對小叔的性格有了些了解。好像,有些呆?
好一會兒,衛恕才說了句總結陳詞:“都學的還好,每次科試都能得到上中,嫂嫂不必擔心。”
“嗬嗬...是嗎...嗬嗬...那就好,那就好,有不懂的就問...問夫子。”
“老夫人請大少奶奶,二少爺進去。”李嬤嬤的聲音響起。
明珠急忙往前一步進了內屋。衛恕隨後。
“明珠/孫兒,給祖母請安。”
“起吧,都沒吃呢吧。那咱們就擺飯,邊吃邊聊。”太夫人起身至餐桌主位,明珠和衛恕分坐兩邊。
司釵將食盒提了過來:“這是少奶奶一早做的灌湯小籠包。請太夫人、二少爺嘗嘗。”
三人麵前各放了一個巴掌大的小蒸籠,裡麵
擺著10個極精致小巧的小籠包。當然不可能是明珠的手藝,她隻是將做法交給了司茶罷了。成品極其驚豔!
“那老身今天是有口福嘍。”太夫人正準備夾起一個直接吃。
明珠急忙阻止:“等等,這灌湯包可不能直接吃......”話沒說完,隻聽見
“哎呀!”衛恕好似有些慢半拍,明珠的阻止都沒能來得及反應過來,他直接就要了一口。立刻被燙得叫了起來,就這樣還不知道放下,湯汁順著筷子燙到了手,他才放下包子。
一番手忙腳亂後,衛恕那裡很快收拾停當。
幸好剛剛在屋外耽擱了一會兒,湯汁的溫度還不至於搞到把人燙傷。
明珠對衛恕的應變實在有些無語。
“吃這灌湯包是有講究的,要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吸湯。”明珠細細的演示著“這包子雖然軟軟地塌在小籠裡,但隻要你用筷子夾住包子中間的部分,輕輕地一提,包子即由扁變圓。然後將其穩穩地夾到自己的小盤裡。咬住包子的邊緣,千萬不要用力過大,輕輕咬開一個小口即可。將其中的鮮美湯汁一飲而儘,爾後再品嘗包子的美味。”
太夫人和衛恕也一起學著明珠的樣子,品嘗起了麵前的美味。
“嗯......口感柔軟,鮮香不膩,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獨具特色,尤其是這湯汁鮮美至極!不錯!”太夫人大讚。
衛恕則覺得很是好奇:“嫂嫂,不知這湯汁是如何灌進去的?”
明珠覺得有趣:“你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