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元之後,地麵積雪未化。不過文國公蘇老絲毫不嫌寒冷,在明珠的攙扶下走進了窗明幾淨的幼兒園。
這是一個很大的幼兒園,教室是原來公主府的內院,操場是後花園改造的。整個幼兒園的牆壁都刷上了白灰,畫上了充滿童趣的牆繪。所有的東西都是沒有棱角的,整個幼兒園的顏色都搭配得鮮豔活潑。
雖然還沒有細看,但就這一副安靜而又蘊藏著活力的畫麵。瞬間就讓蘇老像是年輕了十幾歲,一顆未泯的童心開始蠢蠢欲動。
“真是個不錯的地方,看來,我真的得好好看看了。”說著,還讓開了明珠的手,快步往前走了兩步。一時間,看著竟然連腰都直了許多。
明珠便含笑的跟著自家外祖父:“外公,您慢點兒,雖然這裡的雪都掃乾淨了,但也要小心萬一殘留了冰渣,那個可不容易發現。”
文國公走進了第一間教室,進門便感覺暖和了許多。跺了跺腳,將身上的大氅解下來遞給了身後的小廝。明珠跟著就給他介紹:“這裡每個房間都鋪了地下瓷管,知道您來,我提前一個時辰,就安排他們燒起來了。這是室內活動室,算是整個園子裡最大的一間教室了。遇到雨雪天氣時,這裡也好讓孩子們跑一跑動一動。”
明珠說得簡略,但從文國公的視角來看,這個可不是跑一跑動一動那麼簡單。整木打磨出來的曲折滑梯,沿著牆壁還有一層ㄇ型回廊,回廊中間隔著索橋、閣樓。裡麵還設置各種形狀的障礙物,如凸尖、吊環、沙包等。回廊下還有秋千、木馬、小車等。木地板上還鋪著一寸厚的細麻毯……文國公想,看這高度,我若去試試怕是有些憋屈。若是自己兒童時期有這樣一方天地……又搖搖頭,掩下了那絲羨慕:“這個……是否有玩物喪誌之憂?”
明珠說道:“那如果不辦這個幼兒園,孩子們難道就不玩耍了嗎?!反正是一樣要玩耍的,我們何不正確的引導他們玩耍的方向?!孩子們的精力若不發泄出來,一是於身體有礙,二是難免會偷偷發泄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比如,捅馬蜂窩、遊水摸魚、上房揭瓦、爭風打架……大概十有**的孩子都做過吧?!”
文國公一想,也是。嘖嘖嘖,還是好羨慕啊。
兩人說著,又走向了第二間教室。這個不用明珠介紹,一眼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餐廳。牆壁上畫著的,都是鮮豔可愛的食物。進門左手邊是一人高的一排木櫃。每個木櫃都分成了相同的矩形格子,每個格子裡都放著一造型可愛的水杯,和形狀有些特彆的餐具。文國公拿出了幾個看了看。哦,原來這麼做是為了防止餐盤打翻的!教室中間整整齊齊的桌椅比正常桌椅要矮了接近一半。
整個教室最吸引文國公的,要數最後麵的牆繪。隻見這幅牆繪是幼兒園裡少見的,規規整整的一副中堂。中堂的對聯是明珠親筆提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橫批:勤儉節約。”中堂的掛畫,當然,說是掛畫,畫軸其實也是畫上去的。掛畫上畫得是一副《憫農圖》,圖上是一片田野,一位辛勤蒼老的農民在鋤地。空白處的提詩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你以為吸引文國公的是對聯或是詩嗎?!並不是,以老文國公自己的造詣看這些東西,頂多就是一句:“還行,尚可。”真正吸引到文國公的是那些文字下的漢語拚音。
明珠識趣的上前說道:“不僅是在餐廳,在其他衣食住行的地方都會有這樣的標語。旨在從孩子們生活的細節中,潛移默化的引導他們的性情。”
(標語)這個詞很形象,文國公雖然是第一次聽,但還是很清楚的理解了它的意思。
第三間教室看起來是一間音律教室。進門那一側的櫃子裡放著許多搖鈴、手鼓、響板、笛子、木琴等。每件樂器都看起來小巧可愛,顏色花紋也十分鮮豔活潑。這間教室不像餐廳那樣桌椅整齊,而是用細麻毯把地麵抬高了一寸。一些被刻成花朵形狀的小凳子、小桌子集中放在了教室的最後麵擺著。可以想見,以後這裡的教學將會十分靈活。
第四間教室進門那麵牆是一塊大大的黑板。房間裡擺放著整齊的小桌椅。最後麵的那麵牆是一排一人高的櫃子,櫃子下麵沒有櫃門的部分是空著的,大約是用來給孩子們放東西的。櫃子上半部分放著教材類的東西。
文國公對這些東西看得很細,孩子們的課本都極其簡單,隻有一本拚音和一本識字。書比現在常見的書冊要大一半,紙張也厚實許多,而且大多都是圖畫。看得出,這畫圖的人雖然功底有些差異,但都在儘量遵循一個模板在臨摹。
“這是小班的課本,後麵還有一個中班和一個大班,課本我還沒有弄好。不過,我是打算先讓小班的孩子們花一年的時間學會拚音,和數數。然後,等到了中班和大班再教他們一些最簡單的字和算術。等他們上完正好就可以去學裡了。”明珠細說著自己的打算。
文國公有些不明白:“不過是學幾十個拚音和幾個數字,這用得著花一年時間嗎?我記得你表哥那會兒才半年就能背《弟子規》了。”
“這就是表哥現在寧願做個禦前侍衛走武官的路子,也不願意繼承你衣缽的原因啊!”話才說完,明珠立刻就後悔了。這確實是文國公十分遺憾的一件事情,常常恨鐵不成鋼,明明蘇玉泉的學識已經足夠,他卻情願當個武官,也不肯做學問教化天下。
見外祖父表情發怔,明珠隻好硬著頭皮解釋:“如果集中精力讓他們專門學這些,當然也可以學得很快。但這是以消耗他們對學習的熱情為代價的。如果學習不再是樂趣,而是一種負擔,那麼就算孩子們進學前已經有積累了,但因為他們比其他孩子對上學更厭惡,很快,這些積累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當然,還有後麵對學習的排斥,會讓這些孩子學得比彆人更慢,然後厭惡感會更強,最後惡性循環。就算一直強壓著學習,最後也會反彈。這些話明珠沒有說出口,但文國公也明白了。平生第一次,對自家孫子抱有了歉意。
明珠見話題有些沉重了,便拿出一個盒子遞給了文國公:“外公,您看看這個,這是粉筆,我讓人用白石灰壓製出來的,可以在前麵的黑板上重複的寫字。您要不要試試?!”
拿著明珠遞過來的一支粉筆,文國公仔細觀察著,隻見這支小指粗細的粉筆色澤雪白,外表十分光滑。拿著它走到了黑板前,文國公抬手便寫了一首勸學詩。隻見字體遒勁有力,筆觸光滑細膩。看著顯眼的黑板白字,文國公讚許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