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所包涵的一切教育觀念,均為明珠/布姐的個人觀點。普通寶媽,並非專家。)
聽了明珠的一席話,大家心裡開始模模糊糊有了些想法。江博文不禁說道:“可是這樣一來,我們不就成了專門帶孩子玩耍的人了嗎?”
明珠一拍手:“對,你這下說對了。我們就是專門帶著孩子們玩耍的人!但不僅僅是光玩耍就行的,否則我讓丫鬟們去不就行了?何必大張旗鼓的辦個幼兒園,還要請你們這樣優秀的國子監學生?
還記得你們筆試的第一題嗎?那六個詞語,你們有些理解的對,但也有些理解的不全對。
首先,關愛和守護很清楚,就是關心他們的生活、情緒、飲食。守護他們的健康,保護他們的安全。這些比較簡單,大家基本都能回答正確。我們說說剩下的四個。
一個是相信,有的時候你明明親眼看到一個小孩子做了錯事,結果你去問的時候,他說沒有。一般大家都會認為,這個孩子不誠實,然後不再相信他。但實際上,你首先要做的是,去確定一下這件事是不是真的有隱情。如果沒有,你要相信,這個孩子並不是存心要欺騙你。而是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情,他說他沒有,其實是指他希望他沒有。這個時候,你就要明白的讓他理解,他到底是做錯了什麼,為什麼錯了。並且要阻止他逃避錯誤,清楚明白的讓他挽回或補償他的錯誤。當以後再發生彆的什麼事情的時候,不能以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作為依據來判斷對錯。”明珠說完頓了頓,給了大家一段消化的時間。
而大家也確實需要時間消化,因為這些和他們以前經曆過的有不少的矛盾之處。但細細想來,又出奇的感覺信服。
過了一會兒,明珠才又開口:“再就是理解,對於孩子,很多人都覺得,小孩子懂什麼?其實,三歲孩童懂的東西比你們想象的要多得多。比如,一個孩子把衣裳弄得很臟。這肯定是件很失禮的事情,但如果你去仔細的詢問他,你或許就會知道,他是因為想要幫長輩做些什麼,而無意中弄臟的。這個時候,需要關注的是孩子做一件事情的出發點多麼優秀,而不是結果是否真的完美。”
聽到這裡的時候,另外八個人都是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若不是怕漏聽了明珠公主的傳授,恐怕都恨不得立刻起身去找紙記錄下來。
“再就是尊重,因為孩子們都還很小,所以經常會做一些,在大人看來十分可笑的事情。常常會有人會當麵取笑,當然,這種情況在大人看來隻是覺得有趣,和孩子逗樂而已。但對孩子來說,往往這種取笑會嚴重傷害到他們的自尊心。他很可能就會因為你的這種取笑而產生很多消極的變化。比如產生逆反心理你不是覺得這很好笑嗎?那我讓你笑個夠!;或者會自卑甚至自閉,從此就少言寡語到不與人交談;或者報複,可能他的報複也很可笑,但出現之後,本身其實就很嚴重了。”明珠說道這裡時,不自覺的就嚴肅了許多。
洗耳恭聽的幾個人也不禁一臉肅穆。
其實不僅僅是孩子,哪怕大人,經常處於不被尊重的生活環境,最後都會出現各種心理失衡。隻是有的人能自我調節,有的人則不能;有的人能被另一些人溫暖,有的人則隻能在冰冷中沉淪。調節不了,最後沉淪下去的那些人......
明珠收回了一些不愉快的思緒,繼續開始了她的詞語解釋:“最後一個詞是平等,但這個詞往往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大家回憶一下,小的時候是不是經常和小夥伴們有一些不能和大人說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