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家長會2(2 / 2)

公主的養娃手冊 布冥白 5696 字 10個月前

童思遠笑著說道:“是的,所以小朋友要做一個誠實的人。在邵齊先生為孩子們講誠信的時候,我會給孩子們講《狼來了》;在邵齊先生讓孩子們不要偏聽偏信的時候,我會給孩子們講《小馬過河》;在邵齊先生為孩子們講謙虛謹慎的時候,我會給孩子們講《烏鴉和狐狸》等等這些小故事。它們會讓孩子們在快樂的體驗中,領悟做人的道理。

當然,這些故事也要感謝我們的明珠先生。是她嘔心瀝血的書寫了這些寓教於樂的寓言,而我,隻不過是一個講述者。”

聽了童思遠的教學總結,台下大多數的家長都對這些小故事好奇不已。除了一些早就聽孩子講過的家長,大多數家長都暗自決定,回去以後,一定要讓孩子們也給他們講講這些小故事。

再一個就是江文博先生了,也算委屈他了。在這個階段的幼兒園裡,一直都沒有什麼存在感。因為明珠僅僅隻讓他教孩子們認識數字,和數數。現在根本還談不上什麼算術。但其實他是一個十分嚴謹的人,哪怕是隻能教數字,也依然力求讓每個孩子都能認會寫。在所有先生當眾,他算是最有學者氣質的一個了。都不用說話,光上台時的一身風範,都能讓家長們感到信服無比。

“這個階段的孩子們的學習能力都很不錯,不過明珠先生認為,孩子們要到了什麼年齡,再做什麼事情。這樣才能不負韶華,事半功倍。我接受了她的意見。所以,在這一個學年,我僅僅隻教會了孩子們從一數到一百。”

聽到這裡,明珠有些無語。話說,她明明都隻讓他教從一數到十就好了。然而,江博文下麵的話,更是讓明珠深切的知道,自己交代給他的教學範圍,被鑽了多少空子。簡直就和篩子一樣好伐!

“所幸,這一百個數,孩子們每個都能認會寫,不論單數雙數,孩子們都能倒背如流。我想,這樣應該能稍稍緩解教學內容的不足。一開始,我有些不能理解,既然明珠先生認為,現在教孩子們術數太早,那為什麼不乾脆將孩子們的術數課安排在第二學年呢?然後明珠先生告訴我,學術數不是目的,目的是為了鍛煉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為了能理解這句話,我花了很長時間,才弄明白所謂的邏輯思維是個什麼意思。

邏輯思維是指將思維內容聯結、組織在一起的方式或形式。思維是以概念、範疇為工具去反映認識對象的。這些概念和範疇是以某種框架形式存在於人的大腦之中,即思維結構。這些框架能夠把不同的範疇、概念組織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思想,加以理解和掌握,達到認識的目的。因此,思維結構既是人的一種認知結構,又是人運用範疇、概念去把握客體的能力結構。

社會實踐是邏輯思維形成和發展的基礎,社會實踐的需要決定人們從哪個方麵來把握事物的本質,確定邏輯思維的任務和方向。實踐的發展對於感性經驗的增加也使邏輯思維逐步深化和發展。邏輯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概括的反映,它憑借科學的抽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具有自覺性、過程性、間接性和必然性的特點。邏輯思維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斷、推理。邏輯思維方法主要有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以及從具體上升到抽象等。”

就在幾乎所有家長都快暈菜了的時候,江博文終於結束了他的演講。

“所以,邏輯思維能力是對所有人都十分重要的一種能力。而術數,就能開發這種能力。在這裡,我希望孩子們的這種能力,都能得到良好的培養。”

江博文下台的時候,掌聲比上台的時候無疑是熱鬨了許多。聽先生講話,本來就特彆容易睡著,更何況還是講根本聽不懂的話。能堅持到結束,孩子們真的都已經很克製了。

在男先生們都演講結束之後,第一個上台演講的是女先生章顰顰。章顰顰上台的時候,笑容高雅自信,一開口,一股知性的氣場就散了出來。完全看不出她平時鬨騰的性格。

“大家好!我是孩子們禮儀課的先生——章顰顰。說起禮儀,大多數人都會想起那些繁文縟節。說起禮儀,大家隻會覺得,那是對孩子們性格是一種無聊的約束。

其實恰恰相反,禮儀其實是人情世故的一個簡化版本。比如孩子們會聽邵齊先生講,去彆人家裡做客,應該怎麼怎麼客隨主便。聊天的是時候是怎麼怎麼顧忌到主人及其他客人的的心情和臉麵。這裡沒有一定之規,很容易讓孩子們無所適從。但是有了禮之後就不一樣了。

禮學會了以後是不用特意去思考的。隻要你記牢了禮的規程,那麼一舉一動基本上都不需要去考慮,會不會衝撞了誰,忽略了誰。這才叫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

章顰顰教課的時候很厲害,然而上台之後,卻感覺沒什麼話可說。但因為她的彬彬有禮,家長們也都覺得這個先生很不錯。

言錦心的氣質優雅,聲音動聽,上台先清唱了一首《喲喲鹿鳴》。在歌聲的餘韻中,她開始講起了自己的總結:“音律是可以跨越一切距離,一切阻礙的表達方法。隻要你撫琴一首,哪怕是頭豬也能理解你所要表達出來的心意。

根據《禮記》中《樂記》詳細記載了[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這種介紹簡單明了的涵蓋了音樂的聲音變化與人心情感之間的聯係,如果我們進一步翻查古籍進一步推敲,就能對平時聽到的有關音樂詞彙涵義有更深入的了解。

而這些理論上的了解,對於孩子來說,其實也沒有什麼更多的意義。再多的長篇大論,也抵不過一首優美的童謠,更加深入人心。所以,良好的音樂啟蒙,會讓孩子們更容易的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未來的日子,希望孩子們能跟著我一起,更多的領略音樂帶給大家的美好記憶。”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