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對於耿大明來說,人員的缺乏是擺在他麵前的一件大事。
耿大明對於自己也是有著定位的,他就是一個技術的寶庫,具體的一些工作他其實屬於半桶水,知道是知道,也能做一些,但是,要讓他真正的投入到具體的事務中,這還是為難他了,所以,他有意識的在尋找著自己需要的人才,蘇敏算是一個,這女人是一個女強人的性格,目前因為眼界的局限還沒有真正的成為精英,但是,隻要把她放到國外去鍛煉一陣,視野一開,這女人的成長空間是無限的。
至於說王長乾他們那些人,守成還是有餘,守著風扇廠就行了,反正對於電風扇的事情,耿大明提供各項技術給他們,暫時無法生產的東西就向其它的廠家購買,組裝風扇並不是多困難的事情,再說了,廠裡麵也有了技術科,這些人有了耿大明提供的一些技術,研究起來之後,已經能夠自主生產所需要的配件,耿大明差不多是放任了。
酒廠的情況更是容易弄了,有配方、有技術,在原有的基礎上不外就是進一步的擴大,加上廣告的宣傳,不火就對不起自己這個重生者了。
現在擺在耿大明麵前的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機械製造廠的班子問題。
這是耿大明下一步發展的重中之重,可不能夠隨便就弄一些人來這裡管理,是真的需要一些人才。
耿大明也了解過了省城各老企業的情況,正常情況下,大家的工資都不太高,一個十二級的普工還不到三百元,十級的高級工不到四百元。這還是在能夠工廠運行的情況下才有的,許多廠裡麵已是好幾個月沒有發工資了,改革已是處於攻尖的關頭,這個時候許多廠的工人都不得不到外麵找一些私活。當然了,下崗分流的事情還得幾年才進行。
在這個年代,國家工人到私人的廠裡麵還是並不多見,國家工人的身份仍然是閃亮的。
耿大明對於這事也是沒辦法,隻能是用高工資來吸引人才了。
於是,耿大明就製訂了一個充滿了吸引力的工資標準。
現在耿大明特彆需要的還是技術工作,他開出了高級工一千元的工資,還有著獎金什麼的,就連一般的技術工人,耿大明也是開出了五百元以上有工資。
還彆說,在高工資之下,一些停產廠裡麵的技術工人逐漸來到了他的這個星科機械製造廠裡麵。
一般的工人到也好辦,現在頭疼的又回到了管理層的上麵。
陸續是招用了一些中層的乾部,可惜的是到了現在也還沒有找到一個能夠管理整個廠的廠長。
就在耿大明頭疼著這事時,一個電話卻是從國外打了過來。
打電話的是蘇敏,她在彙報了一些國外公司運作的事情之後,遲疑了一下才說道:“耿總,你那個機械廠是不是需要管理人才?”
這件事情蘇敏自然是清楚的,現在她詢問之下,耿大明就猜測她可能是要介紹人選,笑著說道:“是啊,現在萬事俱備,就缺一個廠長了,說實話,這個廠不同於一般的廠,我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是想找一個合適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