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是個實實在在的文人,多少年不上校場了,唯恐那些文人雅士們說他半點愚魯。
老五老七老十三個,空有著親王、郡王銜,但終究脫不開兩個字,平庸。
老九沒點正經事兒,就光一張嘴皮子還好使,可領兵打仗再不是舌戰群儒,況且老九哪有半分諸葛先生的胸襟?
十二出身低,為人低調,壓不住陣。
十三身體不好,況且當年廢太子時候,十三言行不當,吃了掛落。康熙有心結,不想用他。
康熙突然間有些懷念直郡王和太子了,這兩個兒子旁的不說,代他出征壓陣絕對給力,直郡王的弓馬和太子的禦下他都是信得過的。
而今能擔起來這事情的,也就老四,老八和十四。
老八這人想法太多,慣會討好人,帶軍出征是大事,康熙可不想拿這江山社稷去給老八做人情。
至於老四和十四……
還是十四吧。老四實乾,朝裡很多事情都是他頂著,沒了他還真不行。況且,康熙年紀大了,身子骨不似之前硬朗,想著若是一旦有什麼緊急情況,四爺在京中,不至於手忙腳亂。
十月,康熙命皇十四子胤禵為撫遠大將軍,封大將軍王,以天子親征的規格出征,進軍青海。同時,令皇七子胤祐、皇十子胤䄉、皇十二子胤祹分理正黃、正白、正藍滿蒙漢三旗事務。
康熙此舉,在京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四爺心裡頭多少有些不舒坦,倒是十三勸道:“大將軍王說到底不過是個名號,給十四唬人壓陣用的,皇阿瑪到底還是沒給十四弟進貝勒,四哥不必太過擔憂。”
年底,康熙大封六宮,一口氣封了宣妃、成妃、和妃、定嬪、密嬪、勤嬪六個主位。
四爺府上,除了專門派人給宣妃等人的送去賀禮外,四爺還叫福晉帶靜儀去給和妃賀喜。
靜儀同和妃感情非比尋常,福晉明白。可想到不能帶自己的弘晝去宮裡給和妃賀喜,福晉心裡頭多少有點不舒服。
新出爐的定嬪正是十二阿哥的生母,也是和妃的新鄰居。
福晉帶著靜儀進來賀喜時,正巧碰見定嬪和十二福晉也在,在陪著和妃吃茶聊天。
這段時日事情太多,靜儀也有好一陣子沒有進宮了,和妃一見靜儀便想得不行,叫宮女又是沏牛乳,又是拿點心,摟著靜儀都不鬆手:“靜兒又長高了不少呢,都有大姑娘的模樣了。”
福晉在一旁陪著笑:“承蒙娘娘厚愛,這丫頭在家裡頭可是淘得很呢。”
定嬪附和道:“怨不得娘娘成日裡念著格格,果然是個招人疼的小姑娘,叫人一見就稀罕得很。”
十二福晉也細細問了靜儀幾句愛吃什麼、愛玩什麼,平日裡在家做什麼的話。
十二福晉人長得很好看,說話聲音也讓人很舒服,比起三福晉五福晉等,靜儀更喜歡這個嬸嬸。
十二福晉見靜儀說起話來言語通透,邏輯清晰,對小姑娘也越發喜歡起來:“我們家裡沒有你能玩的姊妹,倒是娘家叔父有個堂妹,隻比你大一歲,改日我給娘家說一聲,若是得閒請你去他們家裡玩。”
靜儀記得,十二福晉是大學士馬齊之女。那麼她的堂妹,還隻比自己大一歲,不就是弘曆的白月光富察皇後了?
靜儀高興起來:“好呀,十二嬸兒一定記得替我說一說,等我有空就去找富察姐姐玩。”
正好幫弘曆看看未來的媳婦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