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也不像啊!
傅文這日照例又被四爺叫走了,靜儀等到晚上他回來後,才將傅玉和慧芬的事情告訴了他,並詢問傅文,這事兒該當怎麼辦?
傅文的想法和靜儀也是一致的。
傅玉的事情可以再擱一擱,他這個弟弟其實挺認死理兒,拿定主意後九頭牛都拉不回來,對上納喇氏也未必就輸。
慧芬的事情還是儘快解決為妙。如果沒有辦法,可以不管,既然遇上了,他們又有能力管,自然要試試。
隻是有些不放心她。
傅文忍不住又對著靜儀叮囑道:“慧芬也是我妹妹,我自然是盼著她好的。你什麼都不用顧慮,想做什麼大膽去做便是了。隻是最近幾天,理藩院正在做下一步平定準噶爾叛亂的詳儘計劃,萬歲安排我去給理藩院尚書特古忒幫忙,順便學點東西,我不能陪你去我們府裡了,你自己要多加小心。”
靜儀嚴肅點頭道:“我沒事兒的,你放心。”
= =
靜儀第二日便去四哥府內尋慧儀,後者果然還不知道慧芬的事情,乍一聽驚得茶盞都有些托不住了。
旗人家裡頭原本紈絝就多,這種母親護著兒子擠兌兒媳的人家更是不少,以前也不是沒見過。慧芬雖然家世好,但是畢竟是庶女,家裡唯一能給的,就是她出門子的嫁妝,要想多給她撐腰,也不能了。
要是換了旁的有手段的姑娘,遇上這種情況還能想法子爭上一爭,可慧芬性子怯弱沉默,連帶著身邊幾個嬤嬤丫頭也在家裡低調慣了,不懂怎麼給主子出頭。再這麼下去,慧芬很有可能一條命就這麼搭上了。
慧儀也覺得和離是個好主意,隻不過……
“太太是不會答應的。”
慧儀太了解納喇氏這個人了。怕麻煩還是次要的,但隻要損害到她和她孩子們的丁點兒利益,她就絕不會這麼乾了。
李榮保前頭幾個孩子已經成親了,但是納喇氏的四個孩子因著年紀小的緣故,都還沒成婚。慧芬和離一定會影響道慧心的婚嫁,納喇氏是不會同意的。
和離需要娘家的支持,父母做主,就是皇帝也不能強製什麼人和離,畢竟這是一個講究“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的時代。
況且,貌合神離的夫妻多了去了,很多人一輩子都是這麼過來的,納喇氏一句“命該如此”就給蓋過去了。
靜儀也知道納喇氏不是那麼好說話的,但是在心底還抱有一絲幻想,慧芬畢竟也是她從小看著長大的姑娘,說不定納喇氏就能有一點惻隱之心呢?
靜儀著人去富察府遞話兒,說是她進來有些想慧芬了,自從打塞上回來就沒見過她。她明兒要去富察府陪太太說話,不如太太著人一道兒把二姑奶奶請回來罷。
傅謙這幾日為了慧芬的事情沒頭蒼蠅似的亂跑亂轉,納喇氏也聽人說過傅謙去找了公主,隻是沒想到公主會真的願意管這閒事。
慧心沒大聽懂丫頭的傳話:“二姐姐和公主原也不大親厚的罷?話都沒說上幾句的,怎麼這次回來偏要點名叫二姐姐作伴呢?”
納喇氏心煩道:“你八哥不是一直吵著要你二姐姐和離麼,這幾日好容易消停了,我以為他想過來了,沒想到是去公主府搬救兵了。”
慧心厲聲道:“額娘,這斷然不成。”
哥哥們是男孩,大姐姐嫁人了,慧芬和離後,影響最大的就是她。誰都不能把握一定能在選秀時候留牌子,如果沒有留牌子,自行聘嫁,這年頭,和離這事兒不管是誰的不對,吃虧的還是女方。姐姐和離,對於慧心來說是個減分項,她的婚事一定會受到影響。
一個時辰後,納喇氏派人去公主府傳話,慧芬在婆家病得厲害,恐過了病氣兒損害公主玉體,詢問靜儀是明兒過來,還是再等上幾日。
靜儀想著,既然起了意頭,索性就去罷,慧芬不在也好,可以跟納喇氏把話說透一些。
靜儀傳話回去,告知納喇氏,她明天還是會過去陪太太說說話。
富察府內,大奶奶李佳氏給三奶奶佟佳氏送了幾樣娘家帶的糕餅過來。
佟佳氏招呼李佳氏坐下來,閒聊道:“聽說公主明兒要過來,可太太一早說了不用我們過去伺候,也不知道究竟出什麼事了,中秋那日還好好的呢。”
佟佳氏道:“聽說八弟前幾日去了公主府,待了許久才出來,我猜多半與二妹妹的事情有關。”
慧芬的事情她們幾個嫂嫂也都聽說了,覺得納喇氏這事兒做得很是不厚道,隻是不敢在納喇氏麵前表明觀點。
畢竟她們這個婆母是個主意大的,新媳婦才入門幾年,日後且有得熬呢。她們都是庶子的媳婦,比起嫡子的媳婦又差了一層,若是現在早早兒就得罪了納喇氏,也不知道她們會不會是下一個慧芬。
能在新婚頭年,站直了腰板跟婆母叫板的,也就隻有公主了。
作者有話要說: 注[1]:引自百度詞條“教諭”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每天都要等更新 26瓶;Pray@世紀末 3瓶,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