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上課(一)(2 / 2)

庶門風華 千年書一桐 3545 字 10個月前

“你連醫書都看?”李琮驚訝了。

“父皇忘了妹妹那次出手救熙兒一事了?”李稷倒是很容易就接受了這點。

“丫頭,那這鍋子和調料又是從哪裡學來的?”李琮命顏彥坐了過來。

顏彥告了個罪,側身坐在了炕沿上,挨著太後,“回皇上,一半也是從書上看到的,一半是自己琢磨出來的。”

接著,顏彥把自己從書上看到關於北地的那些遊牧民族如何吃肉的描寫學了一遍。

顏彥的話還沒說完,這下換做李稷好奇了,“妹妹怎麼會去看關於遊牧民族的書?”

“我閒暇時喜歡看遊記,每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和飲食習慣都不一樣,這就直接決定了他們的性格也不一樣,比如說我們漢人,經過了好幾千年的文明進化,我們早就摒棄了那種茹毛飲血的生活方式,進入到農耕文化,有一套完整的文字文化傳承體係,也有我們一套完整的飲食文化體係,換句話說,吃對我們來說不僅僅時果腹,也是一種文化的享受;可對那些胡人來說,吃仍是簡單粗暴的果腹,甚至還離不開茹毛飲血。”顏彥自然猜到了皇上方才那句問話的意義,索性多解釋了幾句。

“可這跟性格有什麼直接關係?”李穡問。

“當然有,農耕民族有固定的村子、田地和生活圈子,如果沒有戰爭和天災,他們一般不會離開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而遊牧民族是流動的,他們逐水草而居,經常會因為和彆人搶奪地盤而大打出手,因而他們崇尚的是武力,是弱肉強食,誰打贏了這塊草地就歸誰,所以遊牧民族的性格和他們的飲食一樣,也是簡單粗暴。而我們漢人則崇尚儒教,我們接受教育接受文明,還有很多存在了上千年的規矩禮儀約束著我們,我舉一個最最簡單的例子,遊牧民族可以母女、姑侄嫁同一個人,在我們漢族是絕對不允許的,這叫**,而他們的腦子裡是沒有這個詞的,他們隻在意子嗣的綿延。”

顏彥的話音剛落,太後伸手拍了她兩下,“這孩子,越發的沒規矩了。”

“母後也彆怪彥兒,她在給我上課呢。”李琮聽出了顏彥的言外之意。

“父皇,此話怎講?”李稷不懂了。

李穗和李稹李穡幾個也抬起看向了他們的父皇,他們也沒搞懂平日裡無所不能的父皇居然會讓顏彥給他上課?

“彥兒的意思是一個茹毛飲血的民族是沒有什麼信譽可以講的,而我們漢人看得比生命還要重的信用、誓言對他們而言一文不值。”李琮解釋了一下。

“彥兒放肆了,還請皇上恕罪。”顏彥低頭了。

“那遼國呢?他們和女真又有什麼區彆?”李稹問。

“遼國目前被漢化了不少,屬於半農耕半遊牧,他們也建立了自己的文字,且采用了我們漢人的朝堂機製,就連科舉也跟著采用了,他們和女真多少有點區彆。”顏彥說。

“孩子,你如此不遺餘力地想要說服我,究竟是為何呢?你就這麼篤定這一步棋一定能走對,萬一錯了,我是說萬一,這個後果你當得起?”李琮好奇了。

“當不起,回皇上,若說私心,也不是一點沒有,民婦看過五胡亂華的相關文獻,民婦不敢想象若有一天女真或蒙古的鐵騎踏進中原後我們麵臨的是什麼。不過說到這件事,民婦還有一件事想向皇上報備。”顏彥斟酌著說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