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去書院,陸呦先去見的季老先生,把正月裡他寫的幾篇文章交給老先生批閱,老先生看過之後又考校了他一番,說是以他的成績目前可以進丙班。
顏彥這才知道,鬆麓書院一共分為五個等級,級彆越高人數就越少,人最少的是甲班,甲班隻有一個,大約有二十來個學子,這二十來個學子是過了院試的秀才,就等著衝擊鄉試了。乙班是準備參加院試的,有兩個班,每班有三十來名同學,丙班則有三個班,每班三十來個學子,這些學子一般還得苦讀一兩年才可以參加科考。
至於後麵的丁班和戊班,基礎就更差了,有的是剛啟蒙沒兩年的,比如說顏彰這樣的,本身年齡也不大。
顏彥聽了默算一下,這家書院規模還不小,至少也三四百名學生,果然是名聲在外。
隻是有一點,聽陸呦說,書院一般都要求學子住校,不分冬夏,早上卯正起床,卯正二刻上課,早飯時間定在巳正,飯後自己看書練字寫文章,未初繼續上課,申正晚膳,隨後又是自由時間。
顏彥換算了一下,六點起床,六點半上課倒不算辛苦,問題是陸呦即便在城門開的一刻趕過去,到書院也趕不上早課時間,總不能天天遲到吧?
因而,季老先生的意思是如果陸呦現在可以住校,他就安排他進丙班,否則,就先在他身邊適應一段時間,但有一點,他隻負責指點陸呦的經義、策論和詩賦,其他六藝什麼的他一概不管。
“寶寶,我不想住校。”陸呦搖著顏彥的手撒嬌道。
書院每月隻有月底兩天休沐,偏這兩天還是顏彥葵水來的日子,陸呦這麼一算,豈不這一年他都得做和尚?
顏彥倒沒想陸呦這麼多,她隻是單純地擔心他不能這麼快適應書院的生活,因而答應他先在老先生身邊適應一個月再說。
晚飯後,顏彥親自伺候陸呦洗漱一番,隨即,兩人仍沿襲了之前的相處模式,陸呦看書寫文章,顏彥看書記筆記,她在找關於農事方麵的內容,兩人麵對麵坐著,抬眼就能看到對方。
亥初,顏彥一般會先收了書本,和陸呦聊一會天,問他看了些什麼,有什麼見解,這個過程大約會持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後,兩人收拾一番就寢。
因而,彆看兩人搬出陸家,但兩人的生活基本仍保持在陸家養成的習慣,所不同的是,這裡沒有長輩,不需晨昏定省,飲食也無需定量,自己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因而,兩人的心境還是大不一樣。
次日,送走陸呦,顏彥拿上給陸含準備的催生禮,用個銅盆裝上一束高粱杆,上麵用一塊錦緞蓋好,此外,紅雞蛋一百枚,外加紅棗、桂圓、蓮子,這個時代沒有花生,估計這生雞蛋就代表了生的意思。
另外,理應還有嬰兒的衣服兩套,顏彥沒來得及準備,找了兩匹衣料代替。
不過在進陸家之前,她拐去糕點店,要了一盒剛出爐的紅豆麵包,再要了一盒帶奶油的蛋糕。
這麼一耽誤,顏彥回到陸家時,朱氏剛陪著陸老太太吃過早飯,正猜測陸含生男生女一事。
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