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理由最合適了,一個即將分娩的孕婦,出來做什麼官?
這個理由的確說服了李琮。
“的確不適合。”李琮點點頭,“說來朕也慚愧,當年陸顏氏的父親為我大周屢立戰功,最後命喪沙場,隻留下這麼一點骨血,朕卻沒替他照看好。這一年來,朕親眼看著這孩子一點點蛻變,一點點堅強,一點點用心,這才有了今天的口碑和建樹。可你們看不到這孩子付出的艱辛,隻看到她光鮮的一麵,所以才會質疑這質疑那的。說到質疑,朕還想問問你們,同樣作為朕的子民,她一個閨閣女子可以做到的事情為何你們卻做不到?姑且不論聰明不聰明悟性不悟性,朕隻問這份用心。你們一個個都捫心自問,你們何時真正把百姓的疾苦放心裡過,何時把朕的憂心真正放在心上過?”
李琮越說越激動,越說語氣越憤慨,他委實沒想到,這些官員們竟敢背著他結黨營私,為了一己之私公然在朝堂挑戰他的權威。
說白了,今日他們反對顏彥和反對他有什麼區彆?
誰不清楚顏彥是他的人?
他都親自帶人去明園采收山薯了,這些人一個個還裝什麼糊塗?
真當他這個皇帝是個擺設呢?
“臣等慚愧啊,臣等慚愧,皇上聖明,陸顏氏這樣滿身才華且又具大愛大善之心的女子,委實不能不讓後人記住她的功德,為此,臣提議,給陸顏氏在史誌上再記上兩筆。”右相王實修跪下去說道。
很快,在場的官員都跪下了,一個個嘴裡都喊著“臣等慚愧,臣等慚愧。。。”
見此,李琮總算吐了一口濁氣,“眾愛卿平身吧,方才議到哪裡了?”
“啟稟皇上,臣有一個提議,方才王右相也說了,陸顏氏是一個具有大愛大善之心的奇女子,臣覺得,僅僅隻在史誌上記上兩筆不足以表達皇上對她的看重,更不足以彰顯皇恩的浩蕩,為此,臣建議給陸顏氏一個賜封。”左相徐良興朗聲說道。
他知道,今天不給皇上一個說法,這件事委實難以善了,與其讓顏彥出仕為官,還不如給她一個賜封,左右女子賜封隻是一個名號,是皇家的私事,和朝堂關聯不大。
當然,也不是全無關聯,賜封還牽扯到爵位和封地,這不,徐良興剛一說完,護國公吳起站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