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老太太的身子骨的確還沒有大好,因而她一直歪在圈椅上,這半天也沒有開口,這會聽到大家問她,才抬起眼皮,不冷不熱地回了一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要走的人攔不住,要來的人也擋不住。”
眾人一聽,這是同意的意思了,隻是老太太的這番抱怨又到底是衝誰呢?
於是,大家均看向了陸端。
“既如此,就分吧。”陸端心灰意冷地說道。
他著實沒有想到,連一向老實本分的黃氏也生出了外心,看來,陸家離分崩離析這一天也不遠了。
為此,陸端第一次質疑朱氏這個女主人的能力和品格來,可惜,沒辦法,他很快就要上戰場了,這個時候更不能提出合離或休妻了,一切隻能等他從戰場回來再說了。
陸端這個真正的一家之主發話了,接下來就是如何分的問題了。
“黃氏,大顏氏,你們能作得了你們丈夫的主,保證分完家之後不生事不鬨事不後悔?”族長問道。
“回族長,能,再則,這種事情有族老和長輩們做主,自是不會有什麼偏倚的。”黃氏聰明地賣了一個好。
朱氏聽了忙道:“二弟妹請放心,這些都是有舊例可查的,我決計不會虧待你們的。”
幾位族老聽了這話,互相交換了下意見,點點頭,要求看舊例。
朱氏早就準備好了,見此忙奉上一本發黃的賬簿,且把頁麵也翻好了,就等著各位族老查看。
聽朱氏一邊念一邊解釋,顏彥也才得知,陸家的舊例是庶子庶女成親的花銷一般不超過五千貫,其中禮金或壓箱底的錢票一千貫,土地二百畝,外加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一般不超過二千貫。
分家的舊例就更簡單了,城裡一座兩進的院子,價值一千貫左右,另外再給一座莊子和安家費一千貫。
按照這個算來,顏彥算超了,且還不是一般的超了,算上去年的補償,顏彥一共得了三座莊子三家鋪子,且還都是地段比較好的麵積比較大的,外加禮金兩千貫,難怪朱氏會有這麼多的不滿。
這不,顏彥剛想到這,隻見朱氏拿出了一張禮單出來,
“大郎成親時是按照嫡子規格辦的,為此超了很多,晚輩的意思是這次分家他們這一股就不用再給什麼了,二弟妹一家就按照舊例走吧,不知各位長輩以為晚輩說的有無道理?”
“回各位長輩們,才剛我母親也說了,當年我和夫君成親時是按照嫡子的規格定的,且這規格是太後和皇上定的,故而晚輩要求分家我們也按照嫡子的定例走,沒道理成親按照嫡子的定例分家卻照庶子走吧?”顏彥起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