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皇上也從彆的地方補償這對夫妻了,一個以外姓女的身份被賜封為郡主,一個又被封為世襲罔替的平燕侯,陸衿又以世家女的身份嫁給皇世孫,說起來這些都是皇家對這兩口子的恩典,難道還不夠嗎?
皇上此時可沒有心思和皇後掰扯這種小事,他還得找人商議接下來的和談大事呢。
當然了,這次和談就沒女真什麼事了,是大周和遼國的和談,是關於更換土地一事。
自從顏彥提出這個建議後,他和幾位重臣們商議過幾次,覺得這個方案應該是大周和遼國都願意接受的,畢竟對遼國而言,他們也不想夾在被大周夾在中間兩頭受氣,萬一哪天大周看他們不爽了,想一並並入大周的版圖,遼國想不答應都難。
隻是土地該怎麼換李琮有自己的想法,他看過輿圖,若是陸呦能拿下女真的都城,女真的大部分版圖都該屬於大周,這可比南京道那幾個城池大多了,因而,顏彥提出的建議不合算。
故而,李琮的確是想把遼西走廊一並換過來,所以他急於找人去商議究竟派誰去出使遼國,這人不但要有勇有謀,還得有非凡的口才。
李稷見父皇丟下母後急匆匆地走了,忙留下來安慰母後幾句,大意是這李熙和陸衿成親還得三年,三年後不定會有誰改變想法呢,再則,即便成親了,父皇也隻是答應頭三年裡不往李熙身邊塞人,可沒答應一直不讓李熙娶小。
而李稷之所以特地解釋幾句,他是怕母後給顏彥臉色看,好容易緩和的關係若是再鬨僵了,不管對顏彥還是對皇家都不是一件愉悅的事情。
道理皇後也明白,可她就是接受不了顏彥的觀點,更接受不了皇上的妥協,憑什麼呀?
難道這些年她沒勸過皇上要好好保重自己的龍體,難道這些年她少為丈夫身邊的那些女人操心了,難道這些年她少受那些女人的氣了?還有,難道這些年太後少插手他們夫妻之間的事情了?
可為什麼自己的丈夫看不到她的委屈她的隱忍,卻隻會要求她謹守皇後的本分,要母儀天下,要寬容大度,要善待他們。
她還要怎麼善待怎麼寬容?她的前兩個孩子,還有那個可憐的女兒,以及她後來的不孕都是拜誰所賜?可皇上什麼時候對她說過一句貼心的話,或者做過一件貼心的事情?
“母後,你也彆怪父皇,父皇不是心裡沒有你,他不止一次跟我說過,說幸好後宮有你,他才能心無旁騖地打理朝堂的事情,父皇心裡明白著呢,他隻是習慣了讓彆人看他的臉色,畢竟他從記事之日起就已經是皇上了。”李稷見母後臉上猶有不忿之色,再次勸了幾句。
皇後歎了口氣,知道丈夫那邊還有正事等著兒子呢,便催他離開。
這點心胸和涵養她還是有的,知道自己的事情再大也大不過朝堂的事情,因此,這麼多年她從沒有因為自己的私事和私心讓丈夫為難過,這也是她之所以得以在後宮多年屹立不倒的重要因由。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