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如他意料中的升遷回京城或去州府,而是留任此地,皇帝不放心下一任縣令是否如沈清和一樣乾實事,在饑荒時哪敢隨意安排彆的人來,西戎人虎視眈眈,一直想占據邊關幾座城,連成一線為他們的據地。
可是每次襲擊時,都無法做到連成一線,隻能退而求其次,搶掠一番。
乾旱年間,西戎人每年至少來五次,次次都以失敗告終,沒有一次能進威西,剛靠近威西百裡之內,就會被突如其來的各種意外狀況擊潰,每次傷亡慘重。
西戎人的人數是急劇下降,承受的乾旱,死去很多的人,還有發動戰爭,死去的軍士更多,原就人數不多的西戎人,在幾年的時間內,人數隻剩下原來的三分之一,老幼婦孺更是少了一大半。
饑荒時,一般死的最多的就是老幼婦孺,偏偏幼兒與婦女是一個族群的希望,沒有她們,一個族群消亡的非常快。
六年快七年的的時間,對很多人來說,也許意義不大,對沈清和來說,太重要了。
娶妻生子,建功立業全是在這六年的時間。
坐在馬車上,回頭遙望後邊還站在原處送彆他們隊伍的百姓們,沈清和也很不舍。
此回一彆,估計再難有機會來威西。
夫妻倆一人抱著一個孩子,大兒子沈涵已經快四歲,小兒子沈軒兩歲,小小人兒最喜歡跟著外祖父去軍營,看武將操練。
袁蔓蔓如今的一顆心除了孩子全撲在夫君的身上,夫君待她的好,她全記在心中。
看著夫君彆離時的難過,袁蔓蔓輕聲細語安撫夫君,“彆難過,有機會再回來看看。”
“但願有時間有機會。”
“會有的,等孩子們長大,我陪你回來看看。”袁蔓蔓的身體比普通人健康很多倍,她自己也感覺到身體確實非常好。
“好,我們一起回來看看。”
離開威西,沈清和直接升遷回京城,再不回去,皇帝也受不了親妹妹的抱怨。
如今的威西人民,即使在乾旱年間也賺了不少銀子,靠著種紅薯與土豆沒少賺,前兩年,沈大人又開始教他們種植長絨棉,以後也是來銀子的道。
如今的威西,即便經曆了乾旱,卻比往昔繁華不少。
回到京城的沈清和,整理好府中的一切,第一時間帶著妻兒和禮物來到永安侯府,七年的時間,他從沒有回來過。
在萱草堂見到祖母,七年的時間,沒有給她老人家增添任何歲月的痕跡,全是因為有沈清和送來的補品還有自己動手做的養身丸。
沈老夫人不管屋中其餘的人,緊緊拉住大孫兒的手還有重孫孫的手,“瘦了,彆以前清瘦許多,回來祖母給你好好補補。”
小重孫孫依偎在老祖的懷裡,小聲的說,“老祖,還有軒軒(涵涵)也要補補。”兩個小家夥第一次見老祖,但是一點也不諂媚,很自然,就像是養在老祖的身邊一樣。
“好,都補補。”老夫人就喜歡孩子們對她的自然親近,很不喜歡孩子得到父母的囑咐,抱有用心的親近她,她一身經曆過多少事情,誰是真心誰是假意,一照麵她就能看出來。
為什麼她那麼疼大孫子,除了孩子是在她身邊養大的外,最主要的是,孩子對她這個祖母是真心的親近,不摻雜任何功利之心。
當初小小年紀,在外麵吃到任何好吃的點心,飯菜後,這孩子都會再想辦法弄上一樣的帶回來孝敬她這個祖母。
每次見到自己吃上他帶回來的好吃的,孩子就咧著嘴一直樂,連著會高興好些天。讀書時也會更加用功。
沈清和也沒有忽略父親,與嫡母問好以後,和父親說起話,言語中全是關心和體貼。
“父親,平日裡沒事就去兒子府上住幾天,讓兒子也孝順孝順父親。”真誠的邀請著眼前的男人。給了原身生命,雖沒有多管原身,可是人家也沒有短缺原身啥,反而給了他富貴生活,偶爾心情好遇見原身,永安侯還會給原身銀票,讓他存起來,以後花。
可能永安侯也覺得夫人不會給庶子額外的什麼,也可能知道那是個不容人的。其實沈清和能理解嫡母的不容人,看著丈夫和彆的女人生的孩子,大部分女性都做不到慈愛吧。
他不求嫡母的慈愛,但是害原身的性命,就很過分了。使些小手段他也覺得沒啥,害及他人性命,就不是一般的不容人的問題,是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