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黑夜, 已經熟悉穿越套路, 閉著眼睛靜靜的躺著接受記憶。
許久之後, 沈清和才理清腦海中所有的記憶。
原身出生古代沈氏家族旁支, 家中隻是算小有家資,有良田五百畝,加幾間的鋪子。
居住在族地萊州府城(萊城),沈氏族人有錢的居住在城裡, 沒錢的都居住在萊城郊區沈家村。
沈清和一家居住在萊城中心位置, 是沈清和老子從落魄的族人手中買下來的大宅,一處四進的宅子。
一家人生活也算是頗為安樂,小日子過得滋潤。
按照前世的記憶, 此時已經乾旱了一年, 還有一年,兩年的時間,隻下了幾場小雨,田地裡顆粒無收。
在他家不遠處有戶人家, 也是沈氏一族的族人, 和沈清和家的關係還蠻近的。
天亮以後,他們一家會鬨出大事。
堂伯父堂伯母奄奄一息,為了讓一對兒女吃飽,他們自己被餓死。
他們家的一對兒女, 年齡都不大,最大的是兒子沈保根也就十五歲,女兒沈梨花也就八歲。
人剛死, 就有不少發昏不要臉的族人想侵占他們家的財產。
前世沈清和家裡沒有加入這些不要臉的人中,也施以援手幫助了那對兄妹。
隻是他們一家的力量無法與那些不要臉的族人抗衡。
堂伯父家中唯一能讓人惦記的就是他家的那宅子,可以賣些銀錢,也許能換些糧食。
隻是誰能想到被族人欺辱的沈保根能一飛衝天,居然在二十幾年後成為大燕朝的開國皇帝。
成為皇帝的沈保根早就換了名字:沈清源。
那些曾經欺辱過他家的族人都沒有落個好,唯一幫了他們家的沈清和一家,居然被封侯。
沒有被封國公爺沒有被封王爺,也是因為原身和原身的父母早已逝世,隻留下子孫,他們與皇帝沒有什麼情義。
也不認識皇帝,唯一知道的就是皇帝是他們的堂伯父(堂爺爺),其餘的一概不知道。
原身的一生過得平坦,除了天災,沒有大的波折。
唯一遺憾的就是沒有看到自家高光時刻,頗有些遺憾。子孫後代都是中庸之人,沒有聰明的也沒有特彆愚蠢的。
這些他不遺憾,不聰明好啊,就不會自作聰明做些蠢事。
心願:好好活到大燕朝立國。
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心願,沈清和也算是長了見識。
懶人沈清和倒不想與沈保根一樣起義,打倒舊王朝,然後自己做皇帝,那太累了。以後孩子們還的麵臨奪嫡。
活的長長久久,再做點功績,做個鐵帽子王還是可以的。
思緒萬千時,天已微微亮,沈清和早早起床,穿好衣服,催促小廝常金伺候他洗漱。
弄完一切,沈清和帶著常金裝好燒開的水,還有帶著讓大廚房熬的米粥,一早就溜出去。
沈保根一家住的不遠,在沈清和家的巷尾。兩家一個巷頭一個巷尾。
“保根哥,開門。”十二歲的沈清和在沈保根家門外,小拳頭用力的敲著院門。
“來了,是小和不?”
“是,保根哥,我來看看三伯三伯母。”
沈清和自己拎著小包袱,裡麵裝的是煮好的雞蛋。常金一手拎一個大瓦罐,一邊是燒開的開水,一邊是剛煮好的米粥。
“嘎吱”一聲 ,禁閉的大木門被打開,一個身形瘦削,麵容枯黃,瘦到腮幫子都凹陷下去的少年站在門口。
“小和,你以後沒事少出來走動,外頭不安全。”少年沈保根對於一直善待他家的堂叔七叔一家都有好感,小和是七叔的獨子,他們一家就小和一個孩子,沒有彆的兒女。
萬一小和出了什麼事,七叔估計也活不了。他可不想七叔七嬸出事。
“保根哥,彆磨嘰,我去看看三伯三伯母,順便給他們送點吃的。”
沈清和把小包袱塞給沈保根,自己一溜煙的跑進去。三伯家裡的宅子是二進的宅子,也不小。
原來三伯家中條件也不差,隻是三伯母生梨花的時候傷了身子,一直不好,可三伯愛重娘子,一直用好藥給三伯母吊命。
家當也慢慢的被好藥耗光,如今隻剩下這座二進的宅子。
如今乾旱,糧食奇缺就是能買到那也是天價,就是水也是要花銀錢買 。許多人家都沒有水井,即使有水井的人家,也早就乾枯了。
要喝水就得去翠屏山的玉屏湖打水。
隻是現在玉屏湖被官府派人守著,每天官府都會派人運水下來賣,重兵把守,還有不少官兵護送水下來。
沒人敢搶,萊城不少難民湧入,就這些不怕死的難民都不敢搶。
城內的原主民更不敢搶。玉屏湖的水也在迅速下降。如今是乾旱第二年的開春,等下雨要等到明年春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