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就是最近幾年閒著沒事, 自己給自己找點新東西學學。
原創歌手多少跟文化圈沾那麼一丟丟邊, 學新東西也想學點文雅的, 花花草草還有研究茶道, 也算是像文化圈靠攏吧。
不能讓人覺得我們這些人都是沒文化的土包子。”
“喲,咱這群人都是名校或重點本科畢業的,誰敢說咱是沒文化的土包子, 老子懟死他。”老文傲嬌瀟灑的抬起頭,那樣子驕傲著呢。
他好歹也是京北大學中文係畢業的,誰敢說他沒文化, 他的嘴毒也是圈裡出了名的,經常有理有據的懟那些年輕沒文化的美少女小鮮肉。
是圈裡人儘皆知不能得罪的一位, 誰叫人家嘴毒筆杆子更毒, 寫出來的文章文筆辛辣, 簡直能氣死活人, 氣活死人。
“對啊, 我忘記了,你就是一文化老.流.氓,圈裡誰也不敢得罪你。”
“哈哈哈, 那也是老子書讀的多, 肚裡有貨,隨時能引經據典, 旁征博引,讓他們招架不住。”老文一點也不介意沈清和的笑罵,他們這夥人可能不是所有人都合得來, 能成為特彆好的朋友,但是都與老沈是鐵瓷。
對彼此也很了解,那句是笑罵開玩笑的,那句是真罵真諷刺,一聽就知道。
語氣的變化哪怕是一點點,也能覺察出來。
“你喲,估計文教授早就後悔生出你這麼個不聽話的兒子。給他丟臉,不好好鑽研學問,混啥娛樂圈。對了,文叔和林姨身體都還好吧?”
“好的很,精神頭超好,每天都要罵我一頓,比我身體都好。”老文想起老父老母對自己恨鐵不成鋼,他就有些好笑。
文人都是這樣,骨子裡麵子上都是一樣清高。
從沒有因為自己賺的錢多,而高興,反而時常罵自己。多好的天賦,卻去混了一個他們家沒有人混過的名利場。
“有時間,我去看看二老,也有三年沒有見過他們了。”
“行,約個時間聚聚。”
“我家隔壁的院要賣,你有想法沒有?”沈清和想起隔壁的何家,要賣房。何家二老過世,他們家有三個兒女,要分錢,隻能買房。
比沈家小一半,但也是不錯的院子的,重新裝修以後,也能住的非常舒坦。
早些年,文教授他們也在這塊兒住過二十年,那是他們成長的時候,搬走也有三十幾年。
前些年還聽他們念叨過,想搬回來,但是想住獨立的小院,也和沈家一樣,不是攀比,隻是想回家以後有個私密空間。
家裡有院兒還能種菜養花,沈清和想起來,立即和老文說。
“有想法,老爺子常常念叨起住在胡同的往事,可我沒有那麼多錢,隔壁院多大?”
“不到四百平,舊院兒,價格會低許多,你多付點首付,其餘的每月還,又不是一次性付款。
你怕啥,幾年就能掙回來。”
“等下吃完飯,帶我去看看。”
老文早就意動,二老都想住四合院,他也想滿足他們的願望。
周圍的市重點學校,小初高都有,孩子以後讀書也方便。
他與沈清和的想法一樣,不會送孩子都國際學校。
“行,我爸有鑰匙,隨時都能看房。”
隔壁何家的兒女拜托沈父保管鑰匙,有街坊四鄰介紹的人看房就能提前聯係沈父開門看房。
老爺子帶著孫子,去找老街坊們玩,家裡都是客人,讓兒子和那些孩子們好好聚聚。
一直鬨到吃完晚飯,大家才散去,走的時候,他們開的車或者來接他們的車,全部塞的滿滿當當。
第二天,十幾人同時“炫富”,一時之間,又引爆新一輪的話題,沈清和就這樣又被送上熱搜。
讓之前說沈清和窮困潦倒的公眾號,無顏麵對網絡上鋪天蓋地的炫耀。
持續的熱搜效應,沈清和被譽為幸運之子。
今年是他的幸運年,媒體都忘記了他之前離婚的事。
或者在他們看來離婚並不是啥倒黴的事。也許還是好事,說不定以後還能啃一顆鮮嫩的嫩白菜。
他也在聚會的當天,收到來自湘衛視的真人秀邀約。
參加他們的一檔《華夏美食》的節目,還有一檔《歌王爭霸》的節目,沈清和隻接了《華夏美食》的節目,至於歌王的,他可不想勞心勞力的讓人挑三揀四。
歌王和歌手一樣的,一群專業的歌手每期排名,不同風格的怎麼比,觀眾(大眾評審)就算有專業素養,但也有偏頗,有自己喜歡的類型,有自己喜歡的歌手,專業素養不代表投票時不受個人愛好影響。
怎麼比,壓根沒有可比性。
《華夏美食》是弘揚種花美食,七位明星去國外經營一家餐廳一個月。
加上專業的廚師,一共八人。
現在除了他,其餘的他不知道。
他是接替一位臨時決定退出的明星,還有一個月就出發,但是那位明星因為電影拍攝沒有按照預定的時間結束,不得不退出。
第一季的《華夏餐廳》,去的國家是K國,去那兒弘揚美食。米K國也是華人最多的國家的之一。
選址在K國東海岸的一座小城,這裡的是旅遊和海釣聖地。
每年五月至九月,是旅遊旺季,沈清和他們的節目剛好是八月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