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兒啊, 你真是傻。我們喜歡的是這個地方,去到彆的地方吃的再好, 穿的再好, 住的再好,又有啥用?”
老旺叔牽著牛,搖搖腦袋, 慢慢的離開。
沈清和望著老旺叔佝僂的背影,諸多感慨。原主的記憶中, 老人年輕的時候,可是一位身材高大, 笑聲爽朗的漢子。
說話做事最是爽氣, 又樂於助人,沒想到幾十年後, 那位義氣的漢子也老成這樣。歲月真是不饒人。
上崗村的範圍很大,周圍連綿不斷的山崗, 都是上崗村的範圍。
不遠處那些荒廢的舊山頭, 一直綿延很遠,據說以前鬱鬱蔥蔥,是茂密的山林,可如今光光的, 像是點了戒疤的和尚, 偶爾看到幾棵歪脖子樹。
麵積很大,目測應該有上百公裡,越遠的地方, 歪脖子樹更少。基本沒有。
遠望一會兒,才離開,繼續走著,一路上看到不少舊窯洞,顯然沒有人住。
彎彎繞繞轉完,沈清和走到村裡的老主任喬大爺家。
“喬大爺在不?
推開院門,走了進去,大聲喊道。
“在,誰啊?”
屋內傳出蒼老嘶啞的聲音。
“沈清和。”
“進來吧!咳咳咳……”
老主任的回答伴隨著咳嗽聲。
“喬大爺,是感冒了吧?”沈清和進屋就看到喬大爺一人睡在炕上,臉色不好,黑黝黝的臉,還能感受到蒼白。
“嗯,你坐遠點,彆傳染給你。”
喬大爺推著沈清和,讓他坐在炕的那頭。
“不要緊,我年輕抵抗力強。我大娘呢,怎麼不在家?”
“去鎮上買藥去啦,等下就回來。你來有事吧?”
“沒事,就是過來看看您和大娘。我聽說您也不打算搬下去?
“嗯,不搬,死也死在上崗村。”
得,又是一個頑固派。
“喬大爺,咱村有幾戶老人願意留在村裡?”
“連你家有八戶人家。你是回來勸你老子的吧?”
這時候回來肯定是為這事。
“嗯,戶口咱村的戶頭有多少家?”
“不多嘍,三十戶不到,還有一些隻有老人的戶口在,年輕的在城裡買房都遷走嘍。”
“不是說農村戶口好,很多人都不願意遷走嗎?”
沈清和確實覺得奇怪。一般來說,不是一線城市或者二線城市的戶口,一般普通的農村人怎麼會把戶口遷走。
“那是指條件好的村子,咱村有啥,山荒廢的沒有幾棵樹,地也不肥,雖然到處都是地,可收成不好,又沒有水。
咱村的自然條件太差,留著農村戶口有啥用,不當吃不當喝的。
年紀人打工貸款在城裡買房,孩子們讀書有城裡戶口更好上好學校,他們當然要遷走戶口。
咦,我記得你的戶口也還在村裡吧?
“嗯,我的還在村裡,就是我家小子的戶口也在村裡呢?”
“你問這些是不是要遷走?”
“不遷走,就是一路上看到好多廢棄的窯洞,隨口問問,看看咱村還有多少人。”
“不多嘍,都是一些老家夥。”
喬大爺很感慨,村裡的年輕人的戶口越來越少,都是老家夥和一些中年人。
聊了一會兒,沈清和離開喬大爺家,繼續在村裡轉悠。
一直轉悠到中午,手機響起,老三喊他回家吃飯,才慢慢的走回家。
下午,安靜的待在家裡。他試著勸老爺子,隻要老爺子點頭願意搬家,老太太肯定不會反對。
隻是兄弟倆輪番上陣,嘴皮子都磨掉一層皮,老爺子依然固執己見,不願意搬。
加上政府也不強迫他們搬,隻是反複做動員工作,畢竟這裡不是因為國家要建設啥,要占這塊地方。
老人們搬不搬,都不會礙事。隻是因為這裡環境惡劣,不適宜居住而已。人家要固執不搬,他們也沒有什麼辦法。
一下午因為勸老爺子,沈清和喝了幾瓶水,這比演講還費口舌。
“爸,您不搬,我和老三怎麼放心您二老住在這裡。”
這句很無奈。
“有啥不放心的,我和你媽也不是七老八十,六十多一點,還乾得動活,也不要你們兄弟倆伺候。你們放心吧。”
老爺子的固執,讓沈清和很抓狂。
“放心啥,能放心嘛?”沈老三小聲嘀咕道。
既然老人不願意搬,他就得想辦法讓老人過得舒服點。
找個水源點打井,是一定要的。
要不一些老頭,真的下崗去擔水,出事咋辦?
隻是這事不是馬上就能解決的,他還有事要回西京安排好事情才能回來。
翌日,沈清和開著車離開了上崗村,回到西京。